中午爱人端上面条的那一刻
东北吃面的一幕往事涌上心间
北大荒春季播种小麦
到点社员都收工了
为了让地有质有量播完
聪明的队长
就留下了我们四个身强立壮的青年
加班中午不休息安排了加班饭
东北压面条和炖水豆腐
吃大饼子的岁月
那就是上等的好饭
俩个中年妇女负责火食服务
播完麦回到火食点
我们就如饿狼似虎地上了桌
吃得狼吞虎咽
俩个媳妇盛面端菜不跟趟
急溜溜手脚不闲
只好我们自已下去盛饭
吃得俩个媳妇惭愧的脸色
我四海碗就放下了筷子
此时肚饱眼还馋就此作罢
因为她们服务也要吃饭
饭饱回家的路上
我们互告吃的收获
他俩吃了六碗
那个个最矮的吃了8碗
其中豆腐碗数还不算
说起来今日吓破天
今日爱人做的面我拚命吃
一碗肚子溜溜圆
才感到生活提高了
也许是人老的原因
好想那回不去的当年
集体的岁月时光依旧在心灵涌现
这首诗以一碗面条为引,牵出一段北大荒的集体记忆,字里行间满是岁月的温度与生活的实感,读来亲切又动人。
细节里的时代印记
诗中用具体的场景还原了集体劳动的日子:为赶播种进度留下的四个青年、负责伙食的中年妇女、“压面条和炖水豆腐”在“吃大饼子的岁月”里已是“上等好饭”。这些细节没有刻意渲染,却让那个年代的生活质感扑面而来——劳动的繁重、物资的朴素,都藏在“饿狼似虎”“狼吞虎咽”的吃相里。
今昔对比中的情愫
如今爱人做的面,“一碗肚子溜溜圆”,与当年“四海碗”“六碗”“八碗”的食量形成鲜明对比。这对比里,有生活水平提高的感慨,有“人老”的无奈,但更浓的是对“回不去的当年”的怀念。集体岁月里的协作、单纯的快乐、甚至饥饿时的满足,都成了“依旧在心灵涌现”的珍贵记忆。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像拉家常般娓娓道来,却因真实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中,那些平凡日子里蕴藏的力量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