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村的故事
“俯视红尘众生平步接青云,高超碧落双峯极顶连紫气”,这是书法家李传金先生撰书的一幅对联,表达了对家乡双塔村的无限热爱。双塔村位于梯门镇东北部,坐落于东平县和平阴县的交界处,是泰安市和济南市的分水岭,由双塔和刘家庄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800多人,大小胡同280多条。 位于大谷山下的双塔山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山,山顶原有两塔,故称双塔,双塔村也因此而得名。据传该塔为东平老县城州城的镇城塔,又称“风水塔”,还叫姊妹塔,传说为北京至南京的中心点。两塔皆为全石结构,东西排列,塔门向南,东塔高13层,西塔高12层,始建年代不详,清代曾多次维修。六十年代动乱时期被炸掉,现存清代石塔遗址及康熙至嘉庆年间重修碑刻四通,双塔山石刻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西北部建有清代双层庙宇遗址,庙为两层式建筑,顶已被破坏。据考塔门刻字,上层为“玉皇阁”,下层为“娘娘殿”,塔外有石阶可登至塔顶。塔前现存碑刻4方,一为康熙四十九年重修玉皇阁碑;二为乾隆五十年重修碑;三为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双塔山玉皇阁碑;四为嘉庆二十五年,重修玉皇阁碑,高197厘米、宽72厘米,碑文均为阴刻正楷,保存完好,有较高的文物参考价值。
1945年,抗日区长陈乐航在此召开会议时,遭敌围捕壮烈牺牲,印证了双塔村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和革命老区的事实。
关于双塔村,有一段流传很久的民间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来人间巡视。王母娘娘来到此处,见景色优美,就在山顶修庙一座。庙有“玉皇阁”和“娘娘殿”,并在庙西点化一口井,名为“天井”。此井深至山底,井水甘甜可口。山下划出一汪水,形似葫芦,俗称“葫芦湖”,与北山上的黄河洞相通。黄河洞深不可测,据说在此洞内点火会在十几里外的大寨山上冒烟。葫芦湖不仅造福于这方百姓,各路神仙也来此居住。每年正月初一、十六,乡民都来此求神拜佛,据传十分灵验。久而久之,形成了庙会。
另一说法。此地由于大旱缺水,被渴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山下有户人家,哥、嫂、小妹三口人。由于旱灾缺水,哥哥将仅有的一点水让给妹妹、妻子喝,自己被活活渴死,此事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现身点化了“天井”和“葫芦湖”,救活了乡民。为感谢娘娘恩德,姊妹二人要求终生服侍王母。为了考验她们的诚心,王母娘娘令她们二人在庙两侧各垒一塔,天黑开始,鸡叫为止,垒得高者留下。接近鸡叫时,妹妹垒了13层,嫂子垒了12层。乘妹妹打盹时,嫂子把妹妹的一层移到了自己的上面。王母娘娘就留下了嫂子,封了神。妹妹则回去找了位如意郎君,开始了新的生活。
民间的传说是美丽的,但是无据可查,直到2024年11月,由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陈国梁老师撰写的一篇文章《双塔山拾遗》中,才揭晓了真正的答案。据《东平州志》记载:崇报寺,在州北四十里。“慈应大师—文政”即为释文政,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俗姓令孤,逾冠度为僧,持戒律以谨密称,为须城大谷山昭善崇报禅院住持,凡二十七年,赐紫,号慈应大师,宋徽宗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九,有《南岳寻胜录》一卷,是宋代著名诗人。释文政大师圆寂后,他的佛门弟子也是俗门侄子崇能接任该寺住持,并在五年后的政和八年二月,和新福等28位弟子一起在大谷山东山下的小山上(今双塔山)建成墓塔,以纪念恩师,东面的13层高塔是释文政之墓塔,西面的12层高塔是崇能之墓塔。北宋名相刘挚长子刘跂,学识渊博,多才学艺。晚年隐居家乡东平,筑学易堂,乡人称为“学易先生。”,他的《学易集》卷六《慈应大师政公之碑》一文中记载了此事,才让一千年后的我们在烟波浩渺的史料中寻觅到东平州“镇州之塔”—双塔的真正主人和来历。
如今的双塔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了大街小巷,现代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起了设施农业移民产业园,走上了富民强村新路子,招商引资,建立了泰安泓喜元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主营速冻食品和水饺加工,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村两委一班人在支部书记刘梦锋带领下,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安装了路灯200多盏,做到了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民生事业惠及百姓,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取得双丰收,被评为“十四五”时期第二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荣获多项省、市、县镇荣誉,双塔村的故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明天会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
高军,笔名浴火重生,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民众文学》《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理事,《都市头条》认证编辑,《齐鲁壹点》《顶端新闻》认证诗人,山东省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作家协会会员、东平县诗词学会理事,第二届泰安市政府特邀督查员,第七届东平“十大杰出青年”,东平县首届道德模范。近年来,先后创作美篇四百多篇和诗歌散文微小说通讯稿等一千余首,《都市头条》点击数量突破3800万大关。曾荣获第四届“华夏杯”诗词大赛优秀奖和“星河杯”中国品牌作家文学奖亚军奖,获得“屈原杯”端午诗词会季军奖和第五届“炎黄杯”中华诗词创作大赛优秀奖。2025年1月获邀入驻唯一走进联合国的中国微刊《诗歌名人堂》。同年3月在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25年6月获得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全国大赛三等奖。同年7月获得第四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三等奖和第三届“二安杯”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