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六个每一个”,让每一个人都精彩,2025年8月16日,在山西优雅教育负责人崔晋博先生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三和教育)”走进位于三晋大地的长治市容海学校。在“对子教学建设环节”,孟国泰先生说,我是来为大家服务的。服务的宗旨:“视家长为朋友,视学生为天使,视教育为生命,视质量为灵魂。”服务的原则:“放心放胆放手放权,义无反顾地讲发展的自主权无条件交给孩子们,凡事他们能做的,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讲评,甚至是学校管理,都让他们去做,老师绝不包办代替,自以为是。”服务的流程是:“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全班不会老师教。”那么,如何服务师生呢?孟先生助理青力来告诉您!

教育的本质,是一场以爱为底色、以成长为目标的双向奔赴。“为学生服务”这一理念,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洞察与对学生成长的无限尊重。它指引着教育者以何种姿态陪伴学生,以何种方式助力成长,最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沃土上绽放独特的光彩。
坚守初心:服务宗旨里的教育情怀
“视家长为朋友,视学生为天使,视教育为生命,视质量为灵魂”,这短短四句话,勾勒出教育服务最本真的模样。把家长当作朋友,意味着敞开心扉的沟通与携手同行的信任,家校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为了孩子成长并肩作战的伙伴;把学生比作天使,是看见每个孩子内心的纯粹与潜能,用欣赏的眼光接纳他们的独特,用温柔的耐心等待他们的绽放;把教育视为生命,彰显着教育者对这份事业的敬畏与热爱,愿意倾注全部热情去浇灌每一颗种子;把质量当作灵魂,则是坚守教育的核心——不追求表面的喧嚣,只专注于学生真正的成长与进步,让每一份努力都能沉淀为实实在在的收获。
赋能成长:服务原则中的智慧放手
“放心放胆放手放权”,这八个字道出了教育服务的关键:给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这把火的燃料,正是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当我们义无反顾地将发展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会发现他们远比想象中更有能力——备课能碰撞出新奇的思路,上课能展现出独特的风采,批改作业能学会审视与反思,参与学校管理能培养责任与担当。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包办者”,而是退居一旁的“引导者”,不越俎代庖,不主观臆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这种放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一种更深沉的信任,相信学生能在实践中成长,在试错中成熟。
循循善诱:服务流程里的成长逻辑
“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全班不会老师教”,这一服务流程,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它遵循着从个体到群体、从同伴互助到教师引导的递进逻辑,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先尝试独立思考,这是自主探索的起点;若个体无法解决,与学习伙伴结对研讨,在思想的碰撞中寻找答案;若对子仍有困惑,小组内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当全班都陷入瓶颈,老师再适时出手,点拨思路、答疑解惑。这样的流程,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让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探索、互助共进的旅程。
为学生服务,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融入教育细节的温度,是赋予学生权力的勇气,是遵循成长规律的智慧。当教育者怀揣着对学生的爱与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教育便会褪去刻板的外衣,成为一场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成长之旅。而这,正是“为学生服务”最动人的内涵。
作者:青力、阿鹰(人工智能)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