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忆中舅父家的故园
文/邢满喜

又一次,我踱步于舅父往昔的故地,踏入那幽长的小巷。巷,窄得仿佛能将风挤瘦,风擦着墙壁,发出细微的呜咽。斑驳的树影,恰似暮年的老者,安静地蹲踞在墙脚,似在回味着往昔的岁月。
柴堆,在角落静静积攒着,那半垛未燃尽的柴薪,仿佛凝固着舅父家过去无数个温暖的瞬间,每一根都藏着一段故事,像是未讲完的童话。屋顶的瓦片,层层叠叠,它们托举着一方湛蓝的天空,以及天空下曾袅袅升起的烟火。那烟火,曾在多少个清晨与黄昏,成为家的符号,在岁月里飘摇。
门楣上,新旧更替的桃符,已然覆满了时光的尘埃。那一道道斑驳的痕迹,似是几代人在生活中挣扎与憧憬的记录。“耕读第”这古老的大门里,住过舅父家好几辈人。他们心中怀揣着渴望,渴望走出这一方天地,去见识外面广阔的世界;然而,心底又始终留存着眷恋,希望能守着这承载着根与魂的老家,不愿离去。
云,宛如我童年时不慎走失的梦,悠悠荡荡,却依旧停驻在老家的屋顶上方。那些曾经幼稚且不着边际的思绪,如羞涩的少女,暗许在云朵的怀抱里。每一次抬头仰望,那片云都能瞬间触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令我的心泛起潮湿的感动,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旧时光。
如今,老屋已许久不见炊烟升起,烟囱上爬满了青苔,宛如岁月织就的绿毯。可我依旧能透过那层层苔痕,看到往昔柴火燃烧时留下的痕迹,那是生活写下的“笔迹”,记录着一日三餐的忙碌,书写着踏实而平凡的日子。
红砖与黄土夯筑而成的村落,聚拢着众多在此生长的姓氏。舅父家的姓氏,亦镌刻在那些被风蚀过的残垣里。村口的老树,树干粗粝而孤独,它已在那里蹲守了半个世纪,像一位忠诚的守望者,守望着每一个日出日落,守望着归人,也守望着这片土地的呼吸与变迁,承载着我对舅父家老房子无尽的怀念。

作者简介:邢满喜,甘肃天水来此一位佛渡有缘人。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