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家国情 建功新时代
2025年信阳杨氏优秀学子奖励资助会议简约举行~
文/图 杨奇哲 杨长喜
爱心如火,穗满丰收。8月16日上午10:30,2025年信阳杨氏优秀学子奖励资助大会,在豫南明珠——美丽信阳维也纳国际酒店五楼多功能厅简约举行。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崔信生,信阳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杨威,市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廖勇,市教育体育局资助中心主任康晰等有关领导到场祝贺,并为受奖励资助的优秀学子颁发获奖证书。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杨姓委员会会长杨宝清等应邀到会祝贺。
信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长威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市教育体育局、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等有关部门,对信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多年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信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十余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把文化研究、奖励资助、访贫问苦、维权联谊、文化及经贸合作交流作为核心工作和基本工作来常抓不懈。他介绍说,十余年来信阳杨氏通过市县区联动,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奉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奖励和资助学子资金达到近100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各级政府对信阳杨氏的支持、帮助,感谢杨氏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感谢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杨姓委员会及县区杨氏文化研究会长期以来对信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和帮助。他勉励各位学子,要树立远大目标,立志报效祖国,青春无价,未来可期!
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崔信生在致辞中,他代表信阳市委统战部、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向取得优异成绩的杨氏学子致以热烈的祝贺!他肯定了十余年来信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的“崇文重教、奖优扶困”工作,肯定杨氏文化研究会持续完善帮扶机制,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确保了每一位青春学子,让梦想能够照进现实。他希望杨氏文化研究会进一步发挥的平台优势,深化宗亲联谊,凝聚各方力量,不仅把捐资助学事业做得更实、更好,也要积极引导海内外杨氏精英关注信阳,投资信阳,为家乡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杨氏动能”!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杨姓委员会会长杨宝清致辞,他对受奖励资助的学子们表示祝贺,强调杨氏家族有“清白传家”“精忠报国”的优良传统,勉励青春学子要勤奋学习,立志报国。
会上宣读了《2025年信阳市杨氏学子考入名校奖励名单(11名)》《2025年信阳市杨氏学子考入高校资助名单(11名)》。
本着简约务实办会要求,信阳各县区杨氏文化研究会仅限委派一名代表(会长或秘书长)带队,携受奖或资助学子本人参会。会场不摆桌签台签,不摆鲜花,不赞助酒水,也没有文艺演出。
杨明忠、杨廷西、杨自清、杨德国、杨春明、杨春来、杨林清等杨氏知名宗亲到会并为受到奖励资助的优秀学子颁发获奖证书。
信阳市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及爱心企业家杨尚儒、杨金良、杨刚、杨传友、杨波等20余位,一对一地为受到奖励与救助的22名学子颁发奖金。
杨子墨、杨璨、杨文野、杨子奇、杨锦添等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的11名学生受到奖励。
杨乐、杨姝慧、杨婧雯、杨茹雪等考入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医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二本及以上学校的11名困难学生受到资助。
优秀学子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喜悦和感激之情。他们表示不负青春韶华,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开新未来,不负杨家人和社会各届的关心、厚爱与支持!
会场始终洋溢着喜悦、欢乐和浓浓的家国情。在优秀学子和全场杨氏宗亲们合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乐曲中,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