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熟了》
文/姜贝(河南)
秋风颠簸
秋虫唱歌
秋叶划破天空
把炽热点错
落了一地金黄
将云朵散播
甜蜜的糖果
顺着雨滴把玉米包裹
饱满的穗坠在腰窝
抖动的青纱
红缨色的秀发
露出满脸焦灼
满身的果实
诉说着沉甸甸的劳作
晒得发黄
热得闪烁
原来是成熟的玉米
遍布了秋天的景色
清甜的气息
引得家乡的味道
在乡愁的炊烟中
失落漂泊
姜贝的《玉米熟了》以秋日玉米为核心意象,用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丰收图景与乡愁心绪的交织,字里行间满是对土地的眷恋与时光的轻叹。
自然交响中的成熟序曲
开篇以“秋风颠簸”“秋虫唱歌”“秋叶划破天空”铺展秋日动态,“点错”的炽热化作“一地金黄”,将云朵比作“甜蜜的糖果”,让雨滴包裹玉米——自然元素在此被赋予孩童般的调皮与温柔,既写出秋阳的热烈,又暗合玉米在秋日滋养中渐趋饱满的过程,画面感与生长感交融。
拟人化的生命凝视
“饱满的穗坠在腰窝”“红缨色的秀发”“满脸焦灼”,将玉米植株化作一位孕育果实的生命体:沉甸甸的穗是孕育的重量,红缨是独特的标识,“焦灼”则藏着对成熟的期盼与等待。这份拟人化的描写,让玉米不再是单纯的农作物,而是凝结着自然力量与生长智慧的存在,也为后文“沉甸甸的劳作”埋下伏笔——果实的饱满,本就是土地与农人共同的付出。
味觉里的乡愁漂泊
“晒得发黄”“热得闪烁”,是玉米成熟的鲜明印记,而“清甜的气息”则瞬间勾连起“家乡的味道”。然而,这味道最终落在“乡愁的炊烟中/失落漂泊”,让丰收的喜悦染上一丝怅然。玉米的清甜是故乡的味觉符号,当它只能在记忆中浮现,乡愁便成了随炊烟飘散的怅惘,轻描淡写间,道尽离人对故土的绵长思念。
整首诗从自然景致到生命细节,再到情感纵深,层层递进,以玉米为纽带,将秋日的生机、劳作的厚重与乡愁的细腻编织在一起,质朴中见深情,寻常物象里藏着对土地与故乡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