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校“让每个人都出彩”的办学理念与孟国泰先生《大众教育学》的深度交融中,教育的浩瀚星空瞬间被点亮。这本满溢诗意的教育诗集,宛如一泓澄澈清泉,缓缓浸润着我作为二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心田。同时,它也让我校的核心追求,在孟先生深邃且温暖的文字里,找到了最为生动鲜活的诠释——“出彩”的本质,便是让每一颗独一无二的小星辰,都能在教育的广袤天空中,寻得专属自己的轨迹,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璀璨光芒。
孟国泰先生笔下的“大众教育”,其核心要义在于无差别地看见并珍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他写道:“天地如田,字字是苗,千姿百态,各自成林。”这不正是“让每个人出彩”最富有诗意的注脚吗?置身于二年级这个充满差异与生机的苗圃之中,我深有感触。有的孩子识字量丰富,朗读时声情并茂,宛如课堂上的“朗读明星”,用声音传递着文字的魅力;有的孩子识字起步稍慢,却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讲述图画或生活趣事时,语言鲜活灵动,画面感十足,仿佛是故事世界的魔法使者。孟先生说“高分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这不正是“分数如叶,品格似根,根深方得叶茂”吗?这让我如醍醐灌顶:“出彩”绝非单一维度的光芒展现,并非仅仅局限于识字快慢或分数高低,而是根植于不同沃土的多元绽放。于是,我精心设计了“班级星光榜”:“朗读之星”闪耀着自信的光芒,“故事大王”引人入胜,带领大家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观察小能手”细致入微,能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小的美好,“巧手园丁”默默付出,用双手创造着温馨与秩序……当孩子们为彼此在不同领域的闪光点真诚鼓掌时,我看到了他们眼中被点燃的自信之火——原来,“出彩”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它就藏在每一次真诚的表达、独特的发现与默默的奉献之中。
孟先生诗中那句“蹲下来对话,心与心之间才有桥梁”,更是深刻印证了“让每个人出彩”的实践路径——唯有俯身倾听,才能发现那深藏于孩子内心的微光。教育是心与心的共振共鸣,而非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包容的表达空间。当有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词汇或许不够丰富,表达或许不够流畅,甚至偏离了预设的“正确答案”,我努力克制急于纠正的冲动,而是耐心倾听其思考的脉络,捕捉其表述中哪怕一丝一毫的闪光点。一句“我注意到你观察的角度很特别!”,或者“这个词用在这里很有意思,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往往能让孩子眼中怯生生的光芒变得坚定而明亮。孟先生所言“从个体的体情智创和出发,渡向心灵海洋,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提醒着我,每一次耐心的倾听与真诚的回应,都是在搭建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都是在肯定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让每一份“不同”都被看见、被尊重,这正是“出彩”的起点。唯有如此,孩子们才敢相信,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表达也是有价值的,也是能够被世界接纳的。
而孟先生“教育是让每个生命找到自己的亮色”的箴言,则是对“让每个人出彩”理念最深邃的呼应与升华。“出彩”不是流水线上的整齐划一,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速度去塑造每一个孩子,而是尊重个体生命节律的静待花开。在焦虑的教育洪流中,我们常常被统一的速度和标准裹挟着前行,尤其在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如识字、书写、阅读速度等方面,更是如此。诗中的“疾风骤雨摧幼苗”是何等警醒!于是,在践行“让每个人出彩”理念时,我在教室后方开辟了“我的成长小花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练习,可以反复练习一个难写的字,直到写得满意为止;可以沉浸在喜欢的绘本中,慢慢品味文字的韵味;也可以专注于完成一幅精心构思的画作,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曾因书写速度跟不上而焦虑不安的孩子,在这里找到了从容的空间,他的字迹渐渐变得舒展工整,最终在班级“书写小达人”的展示角里收获了掌声与自信。
孟先生以诗提醒我们,教育者当有“静观万物皆自得”的襟怀与气度。“出彩”的真谛,在于营造一个允许不同花期、包容不同光谱存在的生态场域。在这片充满爱与尊重的土壤里,有的孩子如春蕾般早早吐露芬芳,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与潜力;有的则如秋菊般酝酿着厚积薄发的绚烂,在默默积累中等待着绽放的时刻。每一次按自己节奏的进步都值得被喝彩,每一份独特的努力都在为最终的绽放积蓄力量。
《大众教育学》以其诗性的智慧,将“让每个人都精彩”这一宏大理念,具象化为教室里可触可感的日常实践。它提醒着我,教育的使命不是塑造千篇一律的“优秀”,而是像孟先生一样:“提一盏灯,照见每一颗心灵独有的光。”
当我以平等的目光凝视每一个孩子,当我用心搭建起心与心的桥梁,当我以足够的耐心守护他们各自的生命节奏——教育便真正从理念的诗篇,化作了大地上的奇迹:每一个孩子,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找到了那束足以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的独特光芒。当无数这样的微光在校园里交相辉映,便是“让每个人都出彩”最壮丽的教育图景,也是我们献给未来的、最璀璨的星光。
作者:李筱晓(德州长河小学教师)
青力点评
李筱晓的这篇读后感,情感真挚且富有深度。她巧妙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将《大众教育学》理念具象化,从“班级星光榜”到“成长小花园”,生动展现“让每个人都出彩”的实践。文中多处引用孟先生诗句,精准阐释教育真谛。文字流畅自然,如潺潺溪流,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个性的尊重与守护,极具感染力与启发性!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