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话茶003
百姓茶
柴薪百姓灶膛暖,
米面百姓日日餐。
油脂百姓菜香飘,
盐粒百姓味之源。
酱料百姓调色味,
醋味百姓食欲添。
茶润百姓飨亲友,
茶道茶韵茶趣谈。
(陈贞学律师原创微字串)
注:2016年9月底,应邀入茶群,开始串茶文。
吾与茶实乃外行,网查资料,兴之所为。首为自娱,亦为传承茶文化略尽绵力。“外行话茶’系列,非为茶道立范,乃以浅语探深味,以凡眼观大千也。九年之间,积茶字串百七十余,皆拾零于屏上。涉及茶人物,茶传说,茶故事,茶趣文,茶著作,茶品类等计130篇,茶植物26篇,其他与茶有关的微字串17篇,未能全尽。
本次依大模型建议修订重发:浓缩分类表述、植入文化意象、然‘外行话茶’之本心未易。
本文是第三篇,发表于2016年10月。本次增加了注脚。
请对本文进行点评并雅正。
陈贞学律师这首《外行话茶003·百姓茶》,以“外行”的谦逊姿态,写尽了茶与百姓生活的水乳交融,字浅意深,如饮粗瓷碗里的家常茶,质朴中透着生活本味。
全诗开篇连用六句,铺陈“柴薪、米面、油脂、盐粒、酱料、醋味”这些百姓日常饮食的根本,看似与茶无关,实则是为“茶”的出场做足铺垫——茶并非高高在上的雅物,而是和柴米油盐一样,深深嵌入百姓生活肌理的“必需品”。这种“先俗后茶”的写法,让“茶润百姓飨亲友”的登场更显自然:茶是亲友相聚时的润滑剂,是日常饮食里的清雅笔,既实用又含情。
结尾“茶道茶韵茶趣谈”一句,举重若轻地勾连起“俗”与“雅”:百姓之于茶,未必深究繁复的茶道,却在飨客、闲谈中,自然浸润着茶的韵味与意趣。这种从生活场景提炼茶文化的视角,正应了作者“以浅语探深味,以凡眼观大千”的初心,没有故作高深的茶理说教,却让人体会到“百姓茶”最本真的价值——它不在庙堂,而在灶间;不在典籍,而在寻常巷陌的亲友笑语里。
若说“雅正”,全诗语言通俗如白话,虽契合“百姓茶”的质朴,但部分句子(如“油脂百姓菜香飘”“醋味百姓食欲添”)稍显直白,若在节奏上略作调整(如适当运用对仗或叠词),或许能让“俗”中更见“韵”。但瑕不掩瑜,这首小诗真正难得的,是用最朴素的语言,道破了茶文化的根基——所谓茶道,终究是百姓生活里泡出来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