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在两座太阳下
作者:刘乃歌(美国洛杉矶)

有人说太阳只有一个,
可我在草原与太平洋之间,
看见两种光影——
一种来自故土的炉火,
一种来自远方的晨曦。
它们从不争夺彼此,
却共同照亮了我双重的梦。
在两座太阳下,
我走进文明的余烬与回声之间。
不是考古,不是朝圣,
而是寻找那些尚未沉没的声音——
在人类的时间里,
那些不肯被遗忘的光芒。
我不是历史的继承者,
我是未来的提问者。
我从草原出发,背负风的骨骼,
来到海的对岸,
不是为了观看世界,
而是——
在成为风景之前,
先成为一句能穿越风暴的诗,
留在人类耳畔轻声回响。
有人说,诗歌不能阻止战争,
但我相信,
真正的诗能在心底拆解第一道墙。
和平不是空洞的诺言,
它是一座沉默的灯塔,
需要我们一遍遍擦亮,
哪怕只为照亮一盏微弱的梦。
我书写文化,不是为了纪念,
是为了让它继续活在流动的水中,
像一只传火的手,
握住另一个世界尚未熄灭的热。
伟大的诗歌,
往往站在哲学的山巅,
向下俯瞰人类的伤口,
不是为了怜悯,
而是为了解读疼痛的形状,
并唤醒那种深层的共鸣。
在两座太阳下,
我不是目击者,
我是桥的建造者。
我用词语搭筑渡口,
让梦越过此岸,落于彼岸。
不为权力所筑,不因利益而塌,
而是因为人类共同的忧伤与希望,
在这里悄然相遇,
仿佛万物在诗中学会了低语。
2025年8月16日


作者简介
刘乃歌,文学博士,旅美学者,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英国斯泰福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日报东西方文坛副总编、世华文艺编委、美州文化之声副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跨文化传播与影视文化研究,关注影像叙事中的文化表达与中西传播语境中的接受问题。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成果多次获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作为文学创作者,其小说、诗歌与散文发表于海内外多家媒体,语言细腻沉静,擅长探讨记忆、身份与文化认同等主题,展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审美追求。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投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8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