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秤星(2022年)
老粮仓改建博物馆开放那天,马清明带着考古队的同学回来参观。他们在复原的会计室里发现个暗格,里面藏着杆断成两截的秤。秤杆上的铜星被刮掉了七颗,刮痕还很新。
马清明用手机扫描秤杆时,闪光灯突然照出内侧的一行刻字:"一秤称良心,七星照黄河"。同学小赵凑过来看:"这字迹..."话没说完,博物馆的灯全灭了。应急灯亮起时,那杆秤不见了,地上只留着几粒陈年麦子。
当夜暴雨,黄河水文站监测到异常水流。第二天清晨,护河员在下游浅滩发现杆秤卡在芦苇丛中,秤盘里沉着块形状规则的石头,上面用红漆写着"1959"。
马清明接到通知赶到现场时,看见个穿藏青夹克的老头正蹲在河边洗脚。老头抬头瞥了他一眼,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闪了闪——那分明是半只镯子改的。等马清明再想细看,老头已经消失在晨雾中,只在岸边湿泥上留下个清晰的秤砣印。
第十四章 走马灯(2025年)
马家集百年村庆搞了个电子走马灯,投影在新建的文化广场地面上。马清明带着三岁的儿子看热闹,孩子突然指着转动的光影喊:"爷爷!"
灯影正好转到1971年的画面:粮仓前站着三个模糊的人影,中间那个弯腰在埋什么。马清明抱起孩子想凑近看,画面却跳到了1983年严打游街的场景。他注意到角落里有个戴银镯子的女人一闪而过,腕上的镯子缺了一角。
深夜布展的小周发现走马灯程序出错,多出段从未录入的影像:1992年的殡仪馆,年轻的牛金锁往李卫东棺材里放了件东西。放大画面看,是个麻布包着的长条物件,形状像秤又像锹。
第二天清晨,保洁员在广场长椅上发现个褪色的蓝布包裹。里面是那杆消失的旧秤,秤砣位置绑着张字条:"七星归位,黄河水清"。最奇怪的是,原本断裂的秤杆如今严丝合缝,只是七颗铜星的位置嵌着些亮晶晶的东西——有人说是碎银,有人说是碎玻璃。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