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贤惠的妻
文/ 铁裕
也许是冥冥中造物主的安排,喜欢舞文弄墨的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鬼使神差地来到一个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村落。经一个人熟人的介绍,认识了一个美丽的村姑。
那天,桃花盛开,芳芬弥漫。我与村姑邂逅,竟然一见钟情。她站在桃花面前,两颊绯红,真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只见春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如一股黑色的瀑布飞湍而下。而那双似湖水般清澈、晶莹的眸子,以及那娉婷婉约的风姿,娇艳俏丽的容颜,使我简直着了迷似的。她虽然没有大家闺秀那样典雅、高贵,却有小家碧玉这般的清纯、妩媚。
从此,我们坠入爱河。我不禁深深地爱着她、恋着她、梦着她。恍惚中,我看到她犹如一朵娇艳的山花,绽放在空旷的野外,是那样的风姿绰约,是这般的美丽迷人。
在我的眼里,她就像一首抒情诗,是那样的韵味嬝嬝,那样的流畅悠扬;
在我的心里,她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是那样的美丽、明朗;
在我的生活中,她是水中的荷,晶莹的玉,是那样的清纯、无暇。
刚结婚时,妻在我的眼里是那样的楚楚动人,这大概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和她一起上街、逛商店、进公园,确实有不少的回头率。为此,我感到自豪、得意。
光阴荏苒,已有两个孩子的妻,历经生活的苦磨,渐自失去了原先那迷人的风韵,脸上出现了少许的雀斑、眼角也上也爬上了鱼尾纹。而且原来的那“曲线美”早已荡然无存。岁月真是一把无情的雕刀啊,会把人一刀一刀的雕刻到老。而那一条条皱纹,就是沧桑的河流。
看到渐自失去姿色的妻,我感到有些懊恼,有些失落。原先的那种激情没有了,那种爱淡了,一些都变得平平常常。她在我心中,不再是圣洁、美丽的女神。
有一次,妻回娘家,家务事全部落到了我身上,我成了“家庭主男”。做点家务倒没什么,可以硬撑过去。特别是带孩子,使我吃尽了苦头,我既要管孩子吃穿,又要送孩子上学;既要上班,又要搞点写作,真是把我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而有时忙得连脸也洗不上。对镜一看,胡子长短不一,就像旷野中枯萎的荒草,两眼黑晕,一如那幽深的古井,衣着也不修边幅。鞋带断了也没有时间去买,我那副尊容,真是难看、可笑。到了街上,我感到难堪,因为有碍观瞻,影响市容。
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盼着妻回家。
半个月后,妻终于回家了。她一看我那狼狈样,先是笑弯了腰,然后心痛地流下了泪。紧接着,妻麻利地把乱七八糟的家收得有条不紊。然后坐下来喘了口气说:“为难你了,如果我不回家,你的日子怎么过呀”!听着这话,一股暖流在我的全身循环流动,我这才知道有妻是多么重要,有妻是多么幸福,有妻是多么温馨。
有一次,我对妻说:“有点闲钱,把它拿去存在银行里”。妻不解地问:“自己的钱,为什么要存在银行”?我说:“存在银行里有利息”。妻问:“什么是利息”?我说:“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说通俗一点,那就是你将钱存到银行里,从而得到本金以外的钱”。妻一听,乐开了花:“原来银行还会下儿”!
我那贤惠的妻,不光在家里做家务做得特好,在外面也很优秀。她经一亲戚介绍,在政府部门做饭,她的家常菜非常有特色。领导、职工们吃了都称赞不已。
妻不光关爱着家人,对一些比自己还困难的人也很有同情心。为此,妻常常对一些十分困难的人,或者是残疾人施舍。最使我感动的是,在我非常清贫之际,她没有离我而去,而是与我厢守,不弃不离。我内疚地对妻说:“我这样清贫,让你跟着吃苦,我感到内疚啊”!妻说:“钱多也用,少也用。只要家和就行了,家和万事兴嘛”。
妻很聪明,没有进过一天学校的她竟然也学会了不少汉字。而且能看一些简单的书、报,写一些简单的话语。我说:“要是当初你妈让你去读书,说不定能考上大学,说不定文章比我写的还好呢”。妻听了有些心酸,有些失落,她难过地说:“这也许就是命运吧”。
通过与妻厢守的二十余年漫长的岁月,使我深深的感悟到,什么是妻?
妻是知我意、懂我情,怜我生命的人;
妻是爱我一生一世,在艰难困苦中,与我患难与共的人;
妻是生死契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
妻是与我静守岁月,默默等待的人;
妻是在清浅的岁月里,与我结伴而行,楚楚爱怜,与我风雨同舟的人。
看着我那贤惠的妻,我深深地感到:她就是一道亮丽、永不凋谢的风景。有位哲人说:“外貌美可以取悦一时,而心灵美则可以久经不衰”。
从此,我更爱我的妻,更喜欢和她在一起。见了同事、朋友,总会夸她几句,妻也深感欣慰。
我不禁感慨地对妻说:“你我相遇是缘分,我们会在漫漫人生路上相伴相爱相守一生”。
前世的缘,今生的线。妻子啊,让我们携手在红尘陌上,且吟且行行;
贤妻啊,在茫茫人海中,我只择你一人,白头偕老,如何叫我不珍惜?
我那贤惠的妻子啊,你是我人生中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是我心灵中圣洁的女神。
2025年8月17日。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六千多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