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疾簌坠秋尘,白鹤簇龙寄冰心 126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英少采莲迷夜帆
曦晴初上复采莲
前莲后莲光阴度
鳞潜泥淖凤翔天
君去长别数载远
画廊约柳几时还
故舫依宕小桥畔
兰桂香盈云水间
梅风秋色黛潭深,相忆成思泪涔涔,半世浮萍寻常渡,却无半纸抵万金。《道德经》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上天本有好生之德,大地亦有载物之厚,君子当有成人之美,虽说战争与和平已然雕刻成人类历史的主线,但中华文明蕴涵的骨干战略思想依然是“和为贵”,毕竟中庸之道以“中和”为其变化发展脉络。若用东方的战略眼光看世界,未来人类文明将无限美好,若用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来引领世界并成为普世价值,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绝对是另一番互利互惠共荣和谐的景象。一寒一暑继往察来,阴极阳复云行雨施,人类文明脱胎换骨于宇宙自然,人类文明需要在阴阳太极之中形成动态平衡,而动态平衡的外在表现就是和谐共生。所以一切战略思想其实就是对客观外界现象的规律性认识,皆是道法自然的体现,战略思想实际就是运用规律达到战略目的的思想。对规律性的认识一旦升化为战略思想,那么它就对所有现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不管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政治规律,还是军事斗争规律。战略不是谋略,而是一种与道同行思想艺术,抽象地存在于人类思想之中自悟自成,它既具有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又具有文化性、艺术性以及由道而发的可预见性。所以战略的最高目的就是促使对立的阴阳走向太极合一。故而《孙子兵法》曰:“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胜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落英簌簌坠秋尘,鹤翎玉壶寄冰心,然喟蹉跎悲鬓雪,离愁别绪竟萦魂。《道德经》曰:“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海纳百川的东方文明胸怀。竞争与中和是人类文明在东西方世界的两种表现形式,西方文明崇尚霸道,目光短浅,利益至上,沉浮不定,故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东方文明崇尚王道,偃武修文,高瞻远瞩,道义至上,故而中华文明四季长青。茫茫宇宙,人如尘埃,大千世界,事如草介。《道德经》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战略本质就是非是战无不胜而是与道同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其实宇宙世界由能量与现象构成,能量与现象又处于生生不息的相互转化之中,万事万物本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皆是能量与现象的文明折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雨打芭蕉万点侵,风凌葩草艳如缤,芳菲满径无人问,自捻秋华缀诗魂。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