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饮忘归
武松酒后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的。过冈之前,他在山下的小酒店歇脚,尽管看见了门前挂着"三碗不过岗"的酒幌,仍然不顾酒家的劝告,一连喝了十八碗。
以前读《水浒传》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心中自是纳闷:十八碗酒那是多大酒量?得多少斤酒?若是白酒,喝了还不酒精中毒?能去打老虎?
该不是中国传统的米酒吧?同白酒不同,米酒不需要蒸馏提纯,属于发酵酒,含有大量水分,因而度数较低。小时候过春节或端午前,母亲常用蒸熟的小米,拌上酒曲,密封在瓷坛内,用来发酵。冬天时,还要放在贴近灶火的墙角,以利于发酵。过上半月左右,取出,放入锅中加水烧煮,然后过滤掉酒糟,供节日饮用。因为度数低,所以可以开怀畅饮。这种酒有时比较冲,那是度数相对较高的原因。武松喝的酒一定是这种酒。
为了验证我的猜想,再去翻阅原著,果不其然。原文上酒家解释"三碗不过冈"的原因时,是这样说的:“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
文中的"村酒"就是农村传统酿造的米酒。陆游在《村酒》一诗中说:"乱山落日渔歌长,平畴远风粳稻香。 酒旗摇摇截官道,归家未迟君试尝。"说的就是这种酒。
那么,《水浒传》中所说"老酒"又是什么酒呢?有人说是存放时间较长的酒,不是有陈年老酒的说法么?我认为,老酒这里是指的是陈年黄酒,米酒又能陈到什么程度?不信,你问问绍兴当地人。绍兴黄酒可是中国黄酒的代表。当地有民谣说,"老酒糯米做,吃了变獳獳。"(獳糯同音,意为猪)
陈年黄酒为什么称为"老酒"呢?
黄酒同米酒原料相同,但它的加工工艺原比米酒复杂繁琐,也精细得多。在原料处理、蒸饭与制曲后,还要落缸发酵、压榨澄清、灭菌陈贮等流程,因此度数大大超过了米酒,米酒度数只有1到3度,而黄酒度数至少十五度以上。而黄酒经过五年以上窖藏,酒精度从15度浓缩到18度,颜色从橙黄转为琥珀色,被称为老酒。
李白有诗咏蓝陵美酒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赞美了兰陵酒,说它可以使人醉饮忘归。这种兰陵酒一定属于黄酒。
事实上,中国白酒是元代蒸馏器传入中国后产生的,而啤酒是近代传入中国的。在此以前,中国只有粮食酒和果酒,分别以米酒和葡萄酒为代表,而米酒进化到黄酒就是在唐代完成的,黄酒在全国都有分布。
兰陵属山东,山东即墨现在还生产黄酒,叫即墨老酒。而景阳冈属山东阳谷县,因此《水浒传》中所说"老酒"一定针对黄酒而言。
既然全国都有,为何一提黄酒大家都会想到绍兴呢?
绍兴酒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 “投醪河”遗址。
绍兴黄酒是用上等精白糯米作为主要原料,优质黄皮小麦作为酒曲酿制的,而得天独厚的鉴湖水是形成绍兴黄酒特色的关键所在。
绍兴水系源自城南会稽山,人称稽山鉴水。东汉时会稽郡太守马臻,截鉴水三十六源为大湖,人称鉴湖。
关于鉴湖的得名,同书圣王義之有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王義之有语,"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故后人以此名湖。
当年鉴湖之大,从西、南、东,将会稽城围了半边。正如袁宏道所言:"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在唐代白居易任杭州知府,开发西湖之前,鉴湖才是浙江第一名湖。
鉴湖水富含钙、镁、钾及微量元素锂,硬度适中,酸碱度平衡,为黄酒发酵提供理想条件,这是绍兴酒闻名天下的物质基础。
昔日王義之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故事,就发生在鉴湖南岸,山阴道侧,兰渚山下的兰亭。他们喝的酒,就是用鉴湖水酿的。而右军乘着酒兴,挥毫作序,一气呵成,若有神助,才成就了《兰亭集序》的千古不朽之名!
南宋后鉴湖消失,但其水系(河、池、地下水)留了下来,依然是黄酒水源。
绍兴黄酒,以其含糖量的差异,可细分为四种风格各异的类型: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以及甜黄酒,其中所含糖分依次递增,分别称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和香雪酒。由于黄酒的酒精由糖分转化而来,所以上四种酒所含酒精度是依次递减的。
绍兴黄酒有很多品牌,以其生产厂家,分为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和咸享等品牌,各厂家所产品种各有所长。另外有一种特殊花雕酒女儿红。
花雕酒以其外装命名,最早包装为烧制的外面雕有龙凤、花草、鱼鸟的瓦罐或土罐,故有此名。而女儿红的名称来自于竹林七仙中稽康侄孙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候冬陵地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花雕嫁女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未来绍兴之前,我饮过陕西西凤酒、城固特曲,宝鸡啤酒和丹风葡萄酒。由于那时年轻,饮酒纯悴是随大流。来到绍兴以后,入乡随俗,也就喝起了黄酒。印象最深的有两种。
一种是会稽山土绍酒。其命名大概以强调纯土法酿造而致。那是一次函授,中午休息,函授奌的老师请我吃饭,仅仅喝了一纸杯。不料下午上课,就口不由心,出现了口误。由此可见黄酒同白酒醉人的差异。黄酒不烈,性缓,但后劲强,不适感更持久。醉起人来,比白酒难解。
古越龙山公司在城北有门市部,现场销售香雪酒。香雪酒是以糟烧白酒替代水,采用淋饭法酿制的一种双酿酒。由于加用糟烧而味特香浓,采用白色酒药而酒糟洁白如雪,故称香雪酒。酒液呈淡黄色,清澈透亮,芳香幽雅,味醇浓甜。既有白酒浓香,又有黄酒醇厚甘甜之特色。
我和妻是北人,喝惯了白酒,自然喜欢香雪酒这兼具白酒之妙的黄洒。在营业部吃饭,二人同饮一瓶,不尽其兴。于是又灌了一纯净水瓶的香雪酒。以后吃饭,我一个人饮,一口又一口,不知不觉,一瓶饮尽,醺醮欲醉,似乎又找到了昔日在故乡饮酒的感觉。
醉乎哉,未醉也。他乡乎,家乡也。半梦半醒之间,越乡甚乐,不思秦也。
好一个醉饮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