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毛驴车上的悄悄话
一
正月初七的日头刚偏西,程程就蹲在慢湾坡的沟底搓洗衣裳。冻了一冬的泉水才化开,指头伸进去像被针扎似的疼。他特意换了件半新的蓝布褂子——这是去年腊月用三十斤胡麻油从货郎担上换的,平日都压在箱底舍不得穿。
洗衣石边上的冰凌还没化尽。程程盯着水面上的倒影,突然听见酸刺丛里沙沙响。金兰挎着竹篮钻出来,辫梢上沾着枯草叶,棉袄第三颗扣子系错了位,露出里头大红的秋衣领子。
"给你带了个馍。"她蹲下身时,竹篮里腾起热气。程程看见三个杂面馍馍躺在笼布上,中间那个明显大一圈,还印着指头肚大的梅花——准是这丫头偷用了张铁匠给牲口烙火印的铁戳子。
泉水哗哗响着。金兰突然拽过程程手里的湿衣裳:"笨手笨脚的!领口汗渍都没揉开。"她洗衣的架势像在打夯,棒槌砸得青石砰砰响,溅起的水花打湿了程程的裤脚。阳光透过酸刺丛照在她后颈上,细小的绒毛像初生的麦芒。
二
回程时天色已暗。金兰家的灰毛驴喷着响鼻,车辕上挂的煤油灯晃出一圈黄晕。程程摸到车板底下有东西——是半包飞马牌香烟,锡纸里只剩三根,烟屁股上还沾着口红印。
"别瞅了,偷俺大的。"金兰突然凑过来,发梢的水珠甩在程程脸上。她划火柴的手势很老练,火苗照亮了鼻翼两侧的雀斑。"去年冬天给公社送铁锹头,跟司机学的。"
程程被第一口烟呛出了眼泪。金兰笑得前仰后合,两颗虎牙白得晃眼。夜风裹着烟味钻进领口,混着姑娘家头发里的皂角香。驴车转过老坟湾时,她突然掐灭烟头,从怀里摸出个玻璃瓶:"尝尝,真正的粮食精!"
那是半瓶地瓜烧,瓶口还粘着供销社的价签。程程抿了一口,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烧到胃里。金兰却仰脖灌下大半,喉结在细嫩的皮肤下滚动,像颗不安分的杏核。
"新疆来信了。"她突然说,酒瓶在车板上骨碌碌转,"俺姨要给表哥说亲。"煤油灯的火苗猛地一跳,照见她眼底的水光。程程的手在黑暗中摸到半截烟头,烫得指尖发麻。
三
月亮爬上东梁山时,毛驴车停在了三岔路口。金兰突然跳下车,棉鞋陷进路边的积雪里。她弯腰抓了把雪搓脸,突然拽过程程的手按在自己额头上:"烫不烫?"
程程的掌心贴着她滚烫的皮肤,感觉脉搏在指尖下突突地跳。远处传来夜鸮的叫声,金兰的眼睛在月光下亮得吓人。当她的嘴唇贴上来时,地瓜烧的辛辣混着炒南瓜子的咸香,在程程口腔里炸开。
"呆子!要换气的!"金兰喘着气捶他胸口,辫子上的塑料珠子缠住了程程的纽扣。两人手忙脚乱分开时,驴车上的煤油灯突然灭了。黑暗里只听见彼此的呼吸声,还有灰毛驴嚼干草的声音。
程程摸到金兰的棉袄口袋里有个硬物——是那把给牲口烙火印的铁戳子,已经被体温焐热了。他想起去年夏天看场时,这丫头就是用这个在偷麦的田鼠背上烙梅花印。
四
后半夜飘起了雪霰子。程程躺在炕上,舌尖还残留着地瓜烧的苦味。他摸出兜里的铁戳子,借着窗纸透进的月光,看见柄上刻着"张记"两个小字——这是金兰偷偷塞给他的。
院里的老梨树被风吹得吱呀响。程程想起金兰嘴唇上的裂口,想起她发烫的额头,想起煤油灯熄灭前那瞬间,她眼底晃动的光。他摸出那颗珍藏的水果糖,玻璃纸在黑暗中窸窣作响,像远方的风雪声。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