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离婚证书
一
1995年芒种前一天,程程家的土炕上摊着三样东西:离婚证、病历本、火车票。金兰用缺了指甲的食指反复摩挲离婚证上的钢印,突然笑出声:"你看这章子,像不像当年粪场上的日头?"
病历本里夹着张X光片。程程对着煤油灯看,数出金兰肋骨上的三处陈旧性骨折,形状像干枯的树枝。火车票是明天晌午的,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硬座票被金兰的汗水浸得发软。
"非去不可?"程程拨了拨灯芯,火光跳在金兰空荡荡的左耳垂上——那里本该有耳洞,现在只剩块疤。金兰没答话,从炕席下抽出块蓝布,开始包那件大红嫁衣。灯光照见嫁衣内衬上缝的作业本纸,铅笔字"妈妈"已经模糊得快要消失。
二
天蒙蒙亮时,金兰去了趟老槐树。十年过去,树皮上的九个梅花印已经长成凸起的树瘤,最高的那个刻着"金兰走西口"。她用小刀在下面添了行新字:"活着回来了"。
回程时路过当年的麦地,金兰突然跪在垄沟里呕吐。程程追来时,看见她正用土掩埋呕吐物——里头混着血丝和未消化的止痛片。晨光照见她后颈的烙印,那半朵梅花已经发白,像片枯萎的花瓣。
"撑得住?"程程递过水壶。金兰漱口的动作突然停住,盯着壶嘴上的牙印——是当年她在地头咬的。两人目光相撞,同时想起十年前那个麦收时节,想起蓝布衫里透出的红秋衣,想起麦捆后头分食的浆水菜。
三
火车站挤满了去新疆摘棉花的农民。金兰攥着车票的手在抖,裂纹手表表蒙子反射着晨光。程程突然拽她到站台角落,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是当年装炒黄豆的那个,现在里头躺着把铜钥匙。
"你屋门上的。"程程把钥匙穿进她脖子上的红绳,"东头第二孔窑洞,我年年都扫。"钥匙贴着金兰胸口的虎牙,两样金属碰出细微的响。发车铃突然响了,金兰转身时,程程看见她后腰上别着那把铁戳子——用红布条系在裤带上,像别了把匕首。
火车开动时卷起一阵风。程程追着车窗跑,看见金兰用口型说"七天"。他知道这是约定:七天之内,要么带着孩子回来,要么永远留在戈壁滩上。月台上飘着张废报纸,头条是《新疆遭遇三十年最强沙尘暴》。
四
第七天傍晚,程程蹲在老槐树下刻第十九个梅花印。刀尖突然一滑,划破拇指,血珠渗进树皮的沟壑里。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车斗里蜷着个包绿头巾的身影,怀里抱着个鼓囊囊的化肥袋。
金兰是被抬下车的。她嘴唇裂着血口子,却死死搂着怀里的包袱。程程解开一看,是件小男孩的棉猴,心口位置缝着块布——"三年级二班马小兵"。棉猴口袋里掉出半块巴旦木,蛀满了虫眼。
"没要回来..."金兰的声音像砂纸摩擦,"但他们让每年寄照片。"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溢出血沫。程程抱起她往家跑时,感觉这具身体轻得可怕,仿佛十年光阴已经耗尽了全部血肉。
东头第二孔窑洞的土炕烧得滚烫。金兰在昏迷中攥着棉猴不撒手,裂纹手表搁在枕边,秒针卡在当年卡车离开慢湾坡的时刻。程程用那半块巴旦木熬了碗苦汤,一滴泪砸进碗里,激起细小的涟漪。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