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兰州随笔之四
——雪天琐语
作者/尕园
昨夜落雪,永登四野原本荒芜的山峦,披上一层银装,荒凉一下子不存在了。低矮、破旧、丑陋的村屋,檐前卷出一层立体的雪帽,很有些童话和诗意。城里的下雪天,又是另一番景象,所有的污浊全被掩盖了,洁白的地面和林立着的楼面相映,城市便寂寞了。车行不畅,大多数人蜗居着享受着所谓的生活。但太阳照样沿着它古老的路线行走,光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便会驱赶出一片污浊之水,所有的污浊便毫不掩饰地露了原型。
远眺祁连山余脉褶皱断块,黛褐色脊梁背阴处夹杂着片片白雪,想想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雪地里狩猎,盼望着窑洞避寒、有猎物充饥的幸福生活。祖先们就这样祈盼着、追求着、发展着,一路走到了我们的今天。思绪有些跳跃,突然间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人类进化了约八千年的时间,从荒蛮的森林里走了出来,站立起来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过上了文明幸福的生活。现在呢?又回到了另一个丛林中去了,用贾平凹的话,就是进入了“钢筋和水泥筑起来的村庄”。这丛林中林立着摩天大楼,不再有清澈的露珠,不再有美丽的花朵……
狩猎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本能,狩猎的对象是比人类弱小或给人类造成危害的野兽,猎得的成果在部族统一管理下共享。八千年后,后代们以自以为是的智慧为武器,以金钱为目标,把同类中或许并不比自己弱小、或许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其他人当作狩猎对象,猎得的成果自己独享。世风不古,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一天天淡漠,家庭、单位、国家大大小小的团队归属感一天天缺失,团队成员之间可遵循的法则被一些潜规则所淹没,共认的法则越来越模糊。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金钱这一万能的工具正在吞食着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心灵。全球化让一些人背着钱这个工具满世界跑,卫星、网络传播着亿量的信息,但真假几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信息全球化了,但辨识信息真假的工具还没有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了,但法律还没有全球化。那么,信用缺失就成必然,宽容、诚实就无从谈起。于是乎,在喧哗与庸俗中,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演绎着一场接一场阴谋,陷阱无处不在。
我在窗前静思,想起北岛散文集《失败之书》,集中所描述的辗转多国、搬家十五次的漂泊经历,与我这几年的动荡经历有些相似,再加上他是我本家著名而有争议的作家(北岛本名赵振开),《失败之书》曾是我的枕边书,随时翻读。集中有两句话印在我脑子里:“世界不可能因为我曾经走过一遍而变得更好,那么,至少不要因为我曾经走过一遍而变得更加丑恶。”这话也不是北岛原创,他是引用波兰二战流亡诗人米沃什的句子。集子中,北岛对这两句有很长一段阐释文字,让我颇为认同。
是啊,在整个宇宙中,人类个体如沙尘草芥。以个人之力,无法改造世界。但来到世间,即便不能创造宏大价值,也需要坚守良善,不要因为我的存在而加剧世界的丑恶。渺小如我,还是返璞归真,顺其自然,好自为之吧!
楼下草地被雪覆盖着,几只斑鸠刨雪寻食。我不经意间一声咳嗽,斑鸠们惊慌地扑腾腾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