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
作者:黄元元
很多书法评论中,常常忽略掉“字如其人”这四个字。虽然是老生常谈,笔连着心,我认为值得大家深思。
倘若书者是一个:
有严重性格缺陷的人
患有人格分裂症的人
从小落下心理阴影的人
有怪癖或不良嗜好的人
一个低级趣味且猥琐的人
格调低下、品味枯乏的人
活在恐惧、憎恨之中的人
心态扭曲、心智不健全的人
甚至是道德败坏的
且有犯罪倾向的人
或是一位患有视觉障碍的美盲
这号人物,临摹碑帖尚可,那是模仿秀,写字不出帖,可以将内心本质的东西隐藏起来。但要他奋笔疾书,抒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有可能写出让普通观者感觉到是正大气象的书体吗?
另外,欣赏古怪字体的人,其观察喜爱的作品风格,是否与自己内心深处某个节点相吻合了呢?
书法高于画,难就难在“字如其人”,心灵不纯净,念到书法博士、做到书法教授和博导也是白搭,作品依旧出不了彩。充其量做一名有限的“知道分子”和误人子弟的大忽悠罢了。
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吉平在中国书法兰亭奖给某个获奖者(名字略)写的评语很精彩:
观其草书好像似暴雨洗劫后的农田,一片残枝败叶;又像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在寒风中艰难前行,这难道是草书版的“流民图”吗?
您见过这类书法作品吗?
劝君莫学书,因为字如其人,笔端连心。书法最容易暴露其短,文章可以吹得天花乱坠,用软性毛笔疾书几行行云流水(行草)就立马露馅儿了。
要写得一手正大气象的动态书法,与做人格局、性格魅力、审美情趣以及对真善美的领悟,都有极大的关系。
纵然你有刻苦勤奋之精神,也超越不了自身悟性的局限。反过来,即使你有相当的文化沉淀,经年累月地刻苦训练也是杵在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百度:笔迹心理学(简称笔迹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以笔迹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迹特征与书写者的内在素质相对应的原理,推测书写者的各种个性特质。每一种科学,都是规律性知识的系统,笔迹心理学就是各种笔迹特征和个性素质对应关系的知识系统。比较特殊的是,笔迹心理学的实用性很强,它要随时到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就是经常不断地根据他人的笔迹推测其性格、品质、思想观念、潜意识、情感、情绪、能力、适宜职业等等,所以,笔迹心理学既是一门新型科学,也是一种实用技术。笔迹心理学具有很高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