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屏行草鉴赏
众鸟髙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诗《独坐敬亭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句含义解析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群鸟高飞,消失无踪;孤云悠悠,独自飘远。
——以“众鸟”与“孤云”的离去,烘托周遭的空寂,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唯有敬亭山静默相对,彼此凝视,永不厌倦。
——诗人将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表达与自然的深刻共鸣。山的不离不弃,反衬人世间的疏离,凸显李白孤傲高洁、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背景与情感
此诗作于李白晚年(约753年),经历政治失意、漂泊无依。敬亭山(今安徽宣城)成为他心灵的寄托,诗中“孤独”不全是悲凉,更蕴含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旷达。

徐子屏,出生于上海,1984年自上海迁居深圳。书屋名“静远草堂”,1984年1月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题写。历任深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