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山 崔武

我是上世纪1969年入伍的,在外长山要塞区服役,是舰艇上的航海兵。1971年,到地方支农的人员大部分都撤回了部队,我们中队的前教导员老赵也回来了。
老赵是山东人,资格很老,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据说,他作战非常勇敢,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和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差不多,总立功,又总犯错误,职务降了升,升了降,到去地方支农时,还是一个营职,不过当得挺硬,传说要塞区司令还让他三分哩。这次回来,是准备转业的。
我和老赵以前没碰过面,我入伍时,他就支农去了,这次回来,我已经在中队当文书了。早就听说过他不少故事,像神话似的,见面时就有些敬畏,做事时小心翼翼的。可是,小心翼翼的我却做出了让老赵暴怒的事来,让我几乎忏悔了一辈子。
老赵的行李很简单,唯一和我们有区别的是那个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的大号白色搪瓷缸子。没事的时候,他就泡上一把茶叶,捧着大缸子唏溜唏溜地喝着,看他那美劲儿,像品琼浆玉液似的。有一天,他随拖靶艇出航了,在海洋岛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缸子忘带了,让我帮忙收起来。

我拿着缸子倒里面的残茶时,吓了一跳,外面白白净净的缸子,里面却长满了黑红的茶垢,厚厚的一层,缸子里面明显的瘦了一圈儿。我暗暗埋怨邋邋遢遢的老赵,那么爱喝水,缸子却弄成这个样子,好像已经有几年没刷了。既然告诉我给他收起来,我就顺便给他弄干净吧。于是,我用砂纸蹭,用刀片刮,弄了几个小时,也弄不掉这顽固的茶垢,还是炊事班的小王告诉我,用醋泡一会儿再刷,才终于把这脏兮兮的茶垢弄掉。望着里外都白净净的缸子,我心里美滋滋的,相信老赵出航回来,一定会表扬我。
过了一个礼拜,老赵出航回来了,当我把大茶缸送给他的时候,他的脸色突然涨红,接着又白了。他把缸子高高地举起来,对着我要砸下来,我吓懵了,傻呵呵地站在那,一动也不敢动。这哪跟哪啊?我没招他也没惹他,他咋气成这样呢!
老赵把缸子举了半天,终于没有砸向我,重重地礅在桌子上,狂喊:我的茶山,我的茶山呢?我怯懦着说:我没看见你的茶山。他火气更大了,指着缸子:没看见,它能飞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他说的是缸子里的茶垢啊。可是,无论我如何解释,他还是扯着嗓子骂我。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我委屈的哭了,哭得很伤心。
第二天他找到我,面色和缓了。他说,对不起,我和你小孩子发脾气了。我不吱声,也不理他,把头扭向了一边。他说你真的生我气了?你知道,我那茶山养了三十年了,比你年纪大多了,那都是茶的精华呀,有茶没茶,好茶赖茶,只要往里倒上水,就好喝,就有滋味。千金易得,茶山难求,黄司令那小子要拿三套珍品南泥茶具和我换,我愣是没答应。可是,现在没了,连毛都没了。说到这,他长长地“唉”了一声,那语气,像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孩子或者什么极其贵重的宝物,挺凄凉地。
看着老赵痛心的样子,我心里也酸酸的。我说,首长,对不起,是我不懂,把您的茶山弄掉了。他说,算了,算了,以后再养吧。后来,老赵就转业回山东老家了。这些年来,我心里一直很内疚,我对不起老赵啊,把他用几十年工夫养的茶山弄没了。

一天,我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听到那个叫王小骞和肖薇的主持人,正在说茶垢。她们说,茶具内长出的茶垢,含有锆铅铁砷等金属物质,它们在饮茶时进入人的身体,会生成难溶的沉淀,阻碍营养和吸收,同时,这些氧化物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和紊乱,甚至可以致癌,所以,有饮茶习惯的人,应该及时清洗茶具内的茶垢,以免危害健康。
这时,我想起了老赵,三十多年没见面了,他的茶山不知养得怎样了,我该告诉他,不要养了,茶垢有毒啊。转念一想,我笑了,算一下,老赵有八九十岁了,茶垢再有毒,他喝了六十年,也是老毒物了,什么毒能奈何了他呢?!

作者简介:
崔武,(1951.5—)1975年航海兵退伍到大庆油田井下指挥部工作,当过石油工人,做过宣传干部。1981年到大庆战报社工作,做过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晚报副总编辑,2011年在《家庭文摘报》总编辑岗位退休。1969开始创作,在全国各报刊发表散文,小说100多万字。出版《天窗亮话》,《行者足音》,《崔武散文选》,《百湖史话》等书,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大庆市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
朗诵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