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名刊名家进名城”文学普及活动成功举办
初秋的孔孟之乡秋高气爽、硕果盈枝,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8月16日,“名刊名家进名城”系列活动第12期《时代文学》“与人民同行”文学普及活动主题讲座在祥通演播大厅举行。
邀请《香港文艺》总编谭延桐先生、《广西文学》副主编韦露女士,两位重量级名家莅临济宁传经送宝,为我市文学工作者带来了一场启迪智慧的文化盛宴。
济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秀杰出席并讲话;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副主席王黎明、纪广洋、范金泉、田暖、周中祥、常伟,副秘书长满涛、纪秀目、孙本广,市作协“文艺两新”工作委员会成员和各县(市、区)作家代表张开柱、张振建、程振柱、张瑞祥等及媒体记者约60人现场参加了培训活动。活动由济宁市作协主席张建鲁主持。
市文联副主席黄秀杰在总结讲话时首先向不辞辛劳、倾囊相授的谭总编、韦主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的市作协同仁,以及热情参与培训学习的作家代表、文学爱好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她指出,本期活动,是市作协持续深化“对接名刊名家,打磨提升精品”系列行动、不断擦亮活动品牌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谭总编、韦主编以其深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两场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指导性强的精彩讲座,充分展现了名刊名家的大家风范。为我们深入挖掘济宁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如微山湖、尼山、泗水等),书写具有孔孟之乡特色、体现中国气派的生态文学精品,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创作启迪。
她强调,当前,全市文联系统正按照市委部署,聚力打好“文艺创作勇攀高峰”攻坚战,全力助推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置身这一关键时期,需要广大文学工作者坚定扛牢使命担当,以文学名家为榜样,潜心创作,精益求精。今天,两位名家的讲座,为大家带来了前沿的文学理念和宝贵的创作经验,他(她)们的真知灼见,必将内化为全市文学工作者创作实践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为济宁文学工作者勇攀文艺高峰提供更为充盈的智力支持。
市作协主席张建鲁在主持活动时首先代表市作协对两位名家在百忙之中、不远千里莅临济宁为大家授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济宁市作协的发展情况。他表示,济宁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在省、市委宣传部和省、市文联的关怀指导下,近年来,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作家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今天,谭延桐总编以“艺术美学视阈中的思维转换”为题,旁征博引,以加拿大作家、诗人迪翁·布兰德的《登陆点亮之地》等为例,以哲学思维、禅思维、直觉思维等为点,具体讲述了艺术美学视阈中的思维形态和思维转换,意在强调,艺术美学的在场,思维的狂欢,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文本的艺术特征和文学价值。韦露副主编以“生态文学的人文内核、题材拓展与审美升维”为题,紧扣时代脉搏,精准呼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聚焦生态文学中蕴含的人文关怀,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传递对生命共同体的尊重;梳理生态文学在题材上的突破与创新,从传统自然书写延伸至科技未来等复杂领域;探讨生态文学在审美表达上的进阶,如何突破单一自然描写模式,构建兼具生态意识与艺术感染力的审美维度,为我们深入挖掘济宁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书写具有孔孟之乡特色、体现中国气派的生态文学精品,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创作启迪。希望大家深刻领悟、深度消化,以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表示,讲座十分精彩,让人茅塞顿开,耳目一新!将以此次文学讲座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创作水平,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新时代特质的文学力作。
文/图 鲁翔 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