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洪泽因洪泽湖得名,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宜人。这里历史文化、运河文化、淮河文化、红色文化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沈晓红要求“深入挖掘,认真研究,弘扬洪泽湖历史文化”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的工作得到宣传部、区党史办、政协文化文史委、区社科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包括乡贤在内的社会各界支持和关心。从2024年1月13日开始我们推出“致敬乡贤,赋韵洪泽”辞赋系列,共襄文化盛举,以表对母亲湖——洪泽湖挚爱之情,传承优秀文化。在都市头条等媒体刊发,社会反响良好,受到广泛好评。洪泽区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时期乃属抗日民主政权淮宝县,是红色之沃土。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期推出淮宝红色文化系列,恭请关注,并多提宝贵批评意见。(本期为红色文化系列首篇,总体为系列之二十三)
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2025年8月15日
抗大四分校赋
策划 刘兆富 撰稿 夏宝国
辛丑小暑之际,当空炎炎日光。红色胜迹探寻,洪泽朱坝曹王。河畔垂柳荫浓,树下习习风凉。追忆历史清楚,耄耋曹公宗阳。老人衷肠倾诉,支书品读华章。将军雪枫家书,浓浓翰墨飘香。慨叹抗大教育,彪炳千秋辉煌。夫抗大第四分校,烽火绛帐淮上。千里艰难辗转,曾顶雨骤风狂。八方热血青年,熔炉百炼成钢。功垂汗青之勋,百代铭记勿忘。
其前身称随营学校,后云抗大第四分校,再称雪枫军政大学,今乃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遥想当年,民族危急之秋,人才急需培养。中央高瞻远瞩兮,延安建抗大总校。雪枫睿智乎,乃创支队随营学堂。永城麻冢脱胎兮,第四分校设帐。困苦艰难辗转兮,六载雨雪寒霜。北吴桥涡阳招生兮,牌坊集二期开学。风云骤紧兮皖南事变,环境恶劣乎险阻重重。日伪顽三路夹击兮,不畏难困中求进。新扩勇士三百名兮,更征军粮十万斤。战苗庄悲壮惨烈兮,军事队损失殆尽。曹市集东南被围兮,一天内两次遭袭。三团队遭敌重创兮,三百人为国而殇。付沉重之代价耶,经严峻之考验。固镇铁道破封锁兮,彭雪枫亲自指挥。倍受鼓舞众师生兮,皖东鲍集小休整。淮南永丰继续整顿兮,“五三”教训诚堪吸取。奉命转移去湖西兮,周桥乎横渡祖姚庄。淮宝开设普通科兮,稳定发展蒸蒸上。三十三天反“扫荡”,跳出包围到曹王。朱坝巧立情报站兮,平桥暗置情报点。教学打仗两手抓兮,防范未然保安全。主动出击化凶险兮,敌人蚕食成泡影。劲旅誓师去西征兮,学校迁移离曹王。春风淮水催桃李兮,校部搬迁到杜张。彭雪枫英勇殉国兮,举校致哀悼校长。民族英雄兮虽死犹生,学校更名兮雪枫军政大学。新任校长兮张爱萍将军,斯赓雪枫之光荣传统兮,续奏青年之教育新曲。“八·一五”兮抗战胜利,四分校兮完成使命。河下镇静待指令兮,界首镇兮开始新程。夫教育方针者,乃“坚定正确之政治方向,艰苦朴素之工作作风,灵活机动之战略战术”也。斯校训则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与总校者统一。陈毅军长吐肺腑兮,六点建议指航向。盖人才标准兮,军事家之政治家,政治家之军事家;知识分子之工农化,工农干部之知识化!文武兼备兮,军政皆通。悠悠万般兮,德为其上!斯犹如葱葱之森林,亦若熠熠之花圃,铁军高层兮精心培育,地方政要兮百般呵护,人人争洒甘霖兮,个个抢解危难。校领导做报告兮形象生动,诸教员讲理论兮深入浅出。军事教育,首长重视兮联系实际,抗大抗大兮越抗越大。政治教育,如坐春风兮如饮芳醇。文化教育,释疑解惑兮若沐清泉。平反托派兮实事求是,纠正错误兮吸取教训。若军政贤达,莅临学校,春风浩荡,皆是何人,有嵌名之诗为证;子恢雪枫携爱萍,中铎干辉并清明。张震望东连芝圃,瑞龙文华共锐霆。长江季方赞云逸,炳辉希圣誉震林。明河同侪颂一涵,陈毅检阅称叔平。夫抗大第四分校,苏豫皖兮进步青年之摇篮,承崇高之信仰兮铸钢铁之意志。高粱面饼作牛肉兮,山芋干子当香肠。水上船舱躲飞机,独木桥上练胆量。虎皮大衣换母鸡,全队学员喝鲜汤。战争生活环境苦,衣满虱子很正常。节日打个歼灭战,咬牙切齿开水烫。为老乡扫院挑水,大生产湖边割苇。稻草地铺夜酣睡,树下读书白昼里。曹王户户有石磨,驴拉人推轧面粉,师生吃了身体健,练强技术打敌人。军民情谊若鱼水,生死与共育后人。亲骨肉痛送他乡,躲捜捕地窖躲藏。沈教员烽火托儿郎,朱文英呵护超亲养。业余生活兮丰富多彩,打篮球兮唱新歌,编新曲兮演老三,读《抗大生活》兮看拂晓新版,出操比赛要求严兮,危难时刻有豪胆!斯第四分校者,又名独立五团,学员即战士,战士即学员。放下笔杆反扫荡兮,不怕牺牲意志刚。抱着枪杆读经典兮,胸怀长远品书香。其学员有诗云;一枝钢笔兮一枝枪,南北战场当课堂。艰苦中锻炼兮诚实际乎,炮火中生长最坚强,嗟乎,炮火中生长最坚强!五千赤子兮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兮告别妻儿。六载光阴兮,从上海到苏北,从河南到皖东,从黄河之滨到洪泽湖畔,从太行山麓到淮河岸边,破浪扬帆,披星行军,戴月读书,浴血杀敌,斯为抗战胜利兮,乃作重大贡献!盖抗大第四分校,永垂史册兮永放光辉,永励后人兮永堪典范!其铁军四师之光荣,亦淮北人民之骄傲,诚洪泽湖之自豪!洪泽湖不会忘记,太行山不会忘记,黄河不会忘记,淮河不会忘记,历史永远铭记!再言今朝,放眼世界,环观四周,列强虎视,贼寇鹰顾,尚须警惕,不容懈怠。民族复兴,重任在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秉抗大之精神兮,砥砺奋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秉抗大之精神兮,砥砺奋进!
2021年8月15日第一稿
8月22日定稿
2025年8月16 日第三稿
总 策 划 何延超
编委会主任 夏宝国
统 筹 王海洋
本 期 推荐 高玉晴 王生标
审 稿 王海洋
主 编 张 敏 孙玉清
编 辑 刘 雯 李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