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喜魁
八月十六日,晨光熹微,六时许。我跨上电动车,披着微凉的晨风,直奔中兴西路6路公交车站。那里,是信都区作协散文艺委会采风活动的集合点,目的地是深藏于路罗镇的周公山。山路蜿蜒六十五公里,自驾约一小时,便从市井烟火遁入了太行深处的苍翠怀抱。
周公山,踞河北邢台西陲,毗邻山西和顺,幅员百十平方公里。此处群山如聚,奇峰壁立,气势磅礴。其巅曰孤山,海拔一千五百一十七米,傲然独立,真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之绝景。孤山双峰并峙,状若情侣相依,故亦称“和合峰”,相传为周公与桃花女所化。五代梁晋时,邢州节度使“十三太保”李存孝曾登此峰瞭望敌情,故又名“存孝垴”。
亿万年造山运动,在此雕琢出嶂石岩断崖地貌的奇观。立于崖顶,回望河北境内,层峦叠嶂,峡谷如画,林间石径若隐若现,远处邢汾高速如游龙穿山。而崖上山西之境,则是另一番天地:林海苍茫,绿草如茵,羊群点点,山花烂漫,令人胸襟顿开,豁然开朗。
山中多生次生林木,沟谷间核桃、栗子、柿子、苹果、红枣、杏树与山杨、山榆、洋槐杂然共生。野猪、野兔、松鼠、獾、山鸡、岩鸽、山雀等生灵于此栖息。因海拔落差显著,山地气候清凉,较邢台市区低5-10℃,形成“一地分两季”之奇,盛夏尤是避暑佳境。
一条始建于明初的红石古驿道,静卧山间,曾是勾连冀晋的重要商道。遥想秋末冬初,多少晋冀陕甘宁的商旅驼马,驮载着粮食、布匹、山货、煤油,踏着这斑驳石径,将生计与希望输往西北高原与中原腹地,见证了千百年贸易的熙攘。
景区入口简朴,内藏乾坤。左侧广场开阔,台阶层叠而上,背倚青山的“游客服务大楼”前,“周公山”三字朱红醒目。众人于此合影,笑语相融,团队精神悄然凝聚。
八时四十六分,三车载十二人,向山巅进发。山路标有“八十八弯”,险峻异常。坡陡弯急,低处约三十五度,更有八道惊险的360度回旋弯。司机全神贯注,谨慎慢行,偶遇下山车辆,惊险擦肩。约一时许抵近山顶,忽而大雨倾盆,只得暂避车中。少顷雨势稍歇,幸有同事递伞,笑青老师赠予便捷雨衣,方得踏着湿漉漉的山路,至客站小憩。
邢台市区久旱盼甘霖,此刻山中喜雨,润泽万物。倚窗望山,感喟之余,忙取手机录下烟雨空濛,制成短视频分享,获赞连连。
雨霁云开,天高气爽。群山如洗,苍翠欲滴,山花沐雨更显娇艳。清风过处,遍野绿浪翻涌,花枝摇曳。众人不顾地湿路滑,纷纷登高觅景,捕捉这雨后初晴的绝美瞬间。此地真乃世外桃源,与山下平原恍若两重天。雨水汇作清泉,处处生机盎然,令人沉醉忘返。
午餐是地道的山中大锅菜,味美香甜,一碗未尽,已思添续,奈何腹中有限。饭后驱车下山,晴日当空,群峰连绵,烟云缭绕于山巅。奇峰林立,幽谷深邃,其中神牛峰海拔一千七百一十米,为群山之首。立于主峰之顶,可俯瞰太行苍茫,尽收眼底。此地更可赏“天空四宝”:壮丽日出、翻腾云海、绚烂夕阳、璀璨星河。此处亦是山西和顺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其故事于2008年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驻足于展奇峰这片开阔之地。看云海翻涌,如万顷波涛中一叶扁舟;观群山起伏,似条条苍龙蜿蜒于绿涛之中。女士们裙袂飞扬,跳跃留影;男士们舒展拳脚,意气风发。或拍照,或采摘野韭花,人人畅怀。不禁感叹此行不虚,原来太行深处竟藏此绝色!一日之内,前晌烟雨朦胧,后晌晴空万里,天公作美,各展奇观。大自然鬼斧神工,周公山为“太行之巅”,诚不我欺!
所谓“山在云中飘,人在画中游”。世间相遇,皆是久别重逢。来此怦然心动之地,方知随遇而安的生活真谛。
周公山归来,方悟生活至美。那沁骨的凉爽,那由衷的愉悦,点点滴滴皆化作心头萦绕的留恋。纵然已是二度登临,心中却已许下再会之约。烟雨晴岚周公山,期待下一次的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