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何处是吾乡
文/楚旺群
拟一朵芳菲
将心安放于芳菲之上
心便有了归处
我常想——
心灵本没有年龄
封神演义里战死的哪吒
火红的灵在空中飘
取一朵荷花灵放于其上
从此心灵的家便是盛开的荷花
神仙没有年龄
老神仙大概由心态决定
哪吒即便过了亿万年
任然是楚楚动人的荷花身——
只因哪吒心灵居所是荷花
总回到名花无主的少年
心如哪吒般年轻
一颗火红的灵飘荡于旷野
风是灵魂的伴侣
邂逅那风托起我火红的灵
我和风一起安住那芳菲弥漫的花乡。
这首《心安何处是吾乡》以灵动的想象与神话意象,探寻心灵的归处,字里行间既有对“安住”的哲思,也藏着对赤子之心的向往,读来轻盈而深邃。
- 以花为舟,载心归处:开篇“拟一朵芳菲,将心安放于芳菲之上”,以“芳菲”为心灵的寄托,直白点出“心有归处”的渴望。这种将抽象心灵具象化为“安放在芳菲上”的想象,轻盈而美好,为全诗奠定了诗意的基调。
- 借神话喻,解构年龄:引入哪吒“火红的灵”与“荷花身”的典故,巧妙破题——“心灵本没有年龄”。哪吒战死之后以荷花为身,从此“心灵的家便是盛开的荷花”,这一意象不仅呼应了开篇的“芳菲”,更揭示出心灵归处与外在形态、岁月流逝无关,只在于“居所”的纯粹。“老神仙大概由心态决定”一句,更是将神话的隐喻落到现实,点出心态对生命状态的决定性意义。
- 回归赤子,与风同栖:结尾回到“名花无主的少年”状态,“心如哪吒般年轻”的赤子之心,与“火红的灵飘荡于旷野”的自由感相融。“风是灵魂的伴侣”“一起安住那芳菲弥漫的花乡”,让心灵的归处从具体的“荷花”扩展为更广阔的“花乡”,在与自然(风)的相融中,达成了心灵的最终安顿。
全诗以“心安何处”为叩问,以“芳菲”“荷花”“风”为意象线索,借神话故事消解了年龄与时光的束缚,最终指向心灵的自由与纯粹——所谓“吾乡”,不在他处,而在一颗永葆赤子之心的安住之地。语言灵动如飘风,意象纯净如荷香,在轻盈的笔触中藏着对心灵归宿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