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双璧映山河——从徐学利作品悟文化热爱与生命诗意
编者按:诗联织就的文化经纬
徐学利女士的《云梦诗词》与《云梦楹联 泰山百景》,恰如诗联双璧,一面映照个人精神的幽微涟漪,一面镌刻山河文化的厚重年轮。
《云梦诗词》以格律为骨、生活为墨,将“月季朝颜”的鲜妍、“案头旧卷”的静思,甚至观画刹那的情愫,凝练成平仄交织的生命絮语。作者身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老年大学教师,既守传统诗道章法,又破“为赋新词”的窠臼,在“我诗写我心”的本真表达里,为平凡日常赋予诗意突围的力量。
《云梦楹联 泰山百景》则以联语为钥,解锁泰山的文化密码。作为泰山楹联研究院院长,徐学利将“南天门”的凌霄气象、“唐槐”的千年斑驳、“六朝松”的岁月幽思,熔铸成对仗精工的文化铭牌。每副楹联皆为自然与人文的对话——泰山的地理风骨、宗教意蕴、历史掌故,在“峭壁插云藏岁月,危崖挂月锁烟霞”的凝练中,化作可触可感的文化脉络。
两卷相参,可见作者的双重坚守:于诗词,是对生活诗意的永恒捕捉;于楹联,是对山河文化的虔心传扬。当个人情志与文化担当交融,字里行间便溢出最真挚的热爱——这热爱,既滋养心灵,亦照亮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路径。愿读者于诗联平仄间,同品生活真味,共悟山河文脉。
诗联双璧映山河——从徐学利作品悟文化热爱与生命诗意
张庆明
案头静卧着徐学利女士的两部著作:《云梦诗词》如一方私藏月光的锦囊,《云梦楹联 泰山百景》似一卷镌刻山河的篆册。轻启书页,恰似推开两扇窗牖:一扇漏下个人情志的幽微波光,一扇照见山河文化的厚重年轮。字里行间,晕开关于热爱、传承与生命诗意的深沉哲思,如佳酿入喉,先沁润唇齿,再回甘于心。
一、《云梦诗词》:日常烟火里的精神突围
翻开《云梦诗词》,目录中“霜天晓角·咏章丘莲花山红叶”“浣溪沙·丙申岁末观何帅写柿子有感”等标题,宛如一个个微缩剧场,上演着诗人与世界的细腻对话。《霜天晓角》里,“漫山红透,似火燃云岫”,将红叶的炽烈与山峦的苍茫,凝练成极具视觉冲击的意象,恰似在天地间燃起火把;《浣溪沙》中,观画思情,“忽忆师门霜鬓影,漫将墨韵付笺留”,把对师友的敬意与岁月的感怀,揉进词牌的平仄韵律里,情愫婉转如丝。
这些作品,绝非无病呻吟,而是徐学利以“我诗我自己”的姿态,对庸常生活的精神突围。身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泰安市老年大学诗词联教师,她熟稔传统格律的章法,却未困于窠臼——菜市场的烟火、窗台的新绿、案头的旧书,甚至观画一瞬的触动,都能成为她的灵感泉眼。她用诗词对抗琐碎,更以创作启示读者:当我们以诗意目光凝视日常,平凡事物便会挣脱庸碌的枷锁,在平仄之间绽放光芒。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拒绝被平淡同化,在字斟句酌中,为心灵辟出一方充盈的天地。
二、《云梦楹联 泰山百景》:山河脉络中的文化坚守
如果说诗词是私语,楹联则是对山河的庄严礼赞。《云梦楹联 泰山百景》里,“碧霞祠”“南天门”“壶瓶崖”等联语,如同一把把密钥,解锁泰山的文化密码。题“南天门”,或摹其“拔地通天国,凌霄瞰岱宗”的巍峨,或绘其“云开千嶂秀,天近一梯悬”的壮阔;咏“壶瓶崖”,又将山势险峻与历史幽思熔于一炉:“峭壁插云,疑是壶天藏岁月;危崖挂月,恍如瓶界锁烟霞”。
徐学利身为泰山楹联研究院院长,笔下楹联绝非简单写景,而是将泰山的地理风骨、宗教意蕴、历史掌故,编织成对仗工整的文化锦缎。写“唐槐”,联句牵出千年岁月的斑驳;题“六朝松”,笔墨间流转着朝代更迭的幽思。这份创作,背后是深沉的文化担当: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承载数千年祭祀传统与文人情怀,她以楹联为媒介,让自然景观与人文遗产对话,使游客诵读联语时,触摸到泰山的文化脉络。
这不仅是个人创作的突破,更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当“泰山日出”的磅礴以对仗呈现,当“灵岩寺甘露泉”的清韵随联语流淌,传统文化的根脉,便在一字一墨间悄然浸润人心。这启示我们:文化传承不必依赖宏大叙事,只需像这样,以专业视角与热爱之心,为文化遗产赋予新的表达,便能让古老文明在当代焕发活力。
三、双璧同辉:热爱与坚守的精神光谱
两本书籍,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诗词照见个人精神世界的丰饶,楹联映照文化传承的热忱。徐学利的创作,始终贯穿着**“热爱”与“坚守”**的主线——热爱生活的细枝末节,所以能从“月季”“瑞香”中吟出情韵;坚守文化的根脉,所以愿为泰山百景撰联立言。
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创作更显珍贵:它提醒我们,文化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流淌在诗词韵律里、楹联对仗中的生命热情。无论是普通人尝试写诗填词,还是文化工作者深耕地域文化,徐学利的实践都在证明:只要怀抱热爱,坚守初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的传承者、生活的诗人。
合上书页,眼前仍见诗联交织的光影:一侧是个人情志的潺潺溪流,一侧是山河文化的滔滔大河,最终同汇入“热爱”的江海。这份从文字里溢出的正能量,既温暖心灵,更鼓舞我们——以诗意丈量生活,以热忱守护文化,让生命与文明,都在坚守中愈发璀璨。
读徐学利诗联感怀
诗联双卷韵悠长,云梦风华入锦章。
拈来草木皆成句,赋就烟霞尽入章。
杏坛授韵传心印,岱麓寻幽续脉香。
莫叹斯文今渐远,笔端星火照千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