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还魂香】
白露前后,临安城暗巷飘起异香。那香气能唤回新死之人魂魄一炷香时间,只是还魂者必带回阴间印记——或是尸斑蔓延,或是口吐冥币。更骇人的是,每炷香都用尸油混合骨粉制成。
最惨的是绸缎庄王夫人。她为见亡夫点燃"引魂香",结果丈夫还魂后竟开始撕咬活人!香炉灰里发现未烧尽的手指骨,上面刻着《借尸咒》。
济公抢过香炉扣在头上:"好香!比和尚的戒疤还烫!"香灰落下显出血符:
尸油为料 怨骨为粉 但得一炷香 阳间添新坟
追踪至乱葬岗,见妖道正在挖掘新坟取骨。每炷香都连着《买命契》,还魂实为借尸。道士狞笑:
一炷返魂三日寿 半刻温存半条命 若贪阴阳重逢乐 且看香灭谁送终
"妙极!"济公将道士埋进坟坑,"让你也还还魂!"坟土突然伸出百双鬼手,将他扯成碎片。
焚香者纷纷口鼻冒烟,烟中浮现鬼影。济公捕烟成幕:
还魂香炷原是祸 阴阳两界难逾越 若贪片刻虚假聚 香尽之时祸已至
所有香铺同时起火,现出地府借命簿——每炷香代价是三年阳寿。
【第三十二章 续命弦】
秋分夜,秦淮河画舫传来诡异琴声。听闻者伤病立愈,只是伤疤会变成琴弦纹路。更骇人的是,三日内必有人以相同方式伤亡——仿佛是琴声在用他人性命续命。
最惨的是告老侍郎赵大人。他听琴治好了肺痨,翌日其子竟咳血身亡!验尸发现死者胸腔布满琴弦状血丝。拆开古琴,琴箱竟是用棺材板所制,琴弦为人筋!
济公扯断琴弦当裤带:"好弦!比和尚的腰带还韧!"琴身突然渗血,显出铭文:
人筋为弦 棺木为身 但求续残命 他命换己生
追踪至义庄,见琴师正在盗取新死者肌腱制弦。每根琴弦都沾着《替死咒》。琴师醉语:
一曲续命三载寿 半声琴音半条魂 若贪残喘多时日 且听谁家哭新坟
"有趣!"济公把琴师绑在琴上,"让你也续续命!"琴弦突然绞紧,将他切成碎块。
听琴者纷纷皮下显弦,弦上刻着命价。济公抽弦成索:
续命琴音原是盗 他人生死作筹码 若贪苟延残喘日 弦断之时命也消
所有古琴自行崩断,现出千卷命契——每续一命需赔一命。
【第三十三章 窥天镜】
寒露时节,古董店出现"三世镜"。照镜者能看见前世来生,只是每窥一次必衰老十岁。更骇人的是,镜中影像都是精心编织的幻象,诱人不断窥看直至油尽灯枯。
最惨的是盐商钱老爷。他照见自己来生是帝王,连照九次后变成枯骨!砸碎镜面,里面竟封着狐妖内丹,镜框用人骨雕成。
济公对着镜面吐痰:"好镜!比和尚的肚皮还亮!"痰液让镜背显形:
妖丹为镜 人骨为框 但窥天机事 寿数作代价
追踪至古墓,见方士用陪葬铜镜施咒。每面镜子都附着《噬魂咒》。方士狂笑:
一窥天机十载寿 半幅幻影半条命 若贪未来虚幻景 镜碎之时运已终
"妙啊!"济公把方士压镜前,"让你看个够!"镜面突然裂开,将他吸入幻境。
照镜者纷纷目流黑水,水中映出代价。济公凝水为鉴:
窥天宝镜原是阱 寿数散尽一场空 若贪未来虚幻影 终成镜中枯骨容
所有魔镜同时破碎,现出千具被吸干寿数的尸首——皆成了镜中怨灵。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