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宅村的河是条软性子的河,水浅时能看见河底铺着的青石,一块挨一块,像谁把天上的云裁成了片,沉在了这儿。郭槐还是半大孩子时,最爱蹲在河沿上数那些石头——不是数有多少块,是数最中间那块大青石的层数。
那青石生得蹊跷,伏在水里像只缩了壳的老龟,背上映着水纹,倒显露出一层一层的纹路来。村里孩子都爱凑这个趣,扒着河沿往下数,从上往下数,数到最后总差一层,是九百九十九;换个方向从下往上数,又多出来一层,成了一千零一。数来数去没个准数,孩子们便赌咒,说这石头是神物,层数会变。
郭槐不信这个邪。他蹲在河沿的次数最多,有时能蹲一下午,盯着那石头看,看水纹漫过纹路时,像给老龟披了层流动的纱。后来他长了些,个子蹿高了,能踩着河底的碎石走到青石边。那天日头正好,河水晒得温吞,他脱了鞋,赤脚踩在水里,水刚没过脚踝,凉丝丝的,带着水草的腥气。
他伸手扶住青石,指尖触到石面的凉,顺着纹路一层一层数。数到中途,河风吹过,岸边的柳树枝子扫着水面,荡起的波纹晃了他的眼,他顿了顿,又从头数起。这次数得慢,数一层,就用指尖在石上轻轻划一下,划得石面更凉了些。数到最后一层时,他喉头动了动,对着水面喊:“是一千层!”
声音落下去,河水里像是有谁应了一声,漾开一圈细浪。他正愣着,头顶忽有风声,一只大鸟扑棱棱飞过来,翅膀展开遮了半片日头,嘴里叼着本黄皮小册子,“咚”地落在他脚边。
郭槐捡起来,册子封皮软乎乎的,像用河边的蒲草编的。他一翻开,里头竟没字,只有些指甲盖大的小人儿,穿着青布褂子,见他开了册,“骨碌碌”从纸页里滚出来,落在青石上,齐刷刷对着他跪下,磕了三个头。
郭槐吓了一跳,手里的册子差点掉水里。正不知该怎么办,忽想起前几日村里的旱情——地里的玉米叶卷了边,井里的水也见了底,爹娘夜里总叹气。他心一横,对着小人们说:“你们要是真有灵,就给村里造口泉吧。”
小人们听了,又磕了个头,然后“噌噌”往青石底下钻。郭槐蹲在旁边看,只见青石缝里慢慢渗出水来,先是一滴,两滴,后来越渗越多,顺着石纹往下淌,淌到河里,竟汇成了股细流。那水流过他的脚边,比刚才的河水更凉,带着股甜丝丝的味。
后来破宅村真就多了口泉,泉眼就在河边,水常年不枯,村里人都说是郭槐数石那天来的。再后来郭槐离了村,那本黄皮册子也不知去了哪里,只有那青石还伏在河里,孩子们依旧蹲在河沿数层数,数来数去还是九百九十九和一千零一。
只是偶尔有老人路过,会指着青石说:“当年郭槐数出一千层那天,这石头缝里淌的水,甜得能润透嗓子呢。”河水静静流着,漫过青石的纹路,像在把这话悄悄记下来,一层一层,叠进石缝里。
牛霞,笔名梧桐,山东临沂人,生于沂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
沂水县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见于《齐鲁文学》《青年文学》《乐安诗画》《中国诗人诗选》《诗词楼阁》《新代诗人作家文选》《当代文学大典》
著有长篇小说《驱鬼罗刹》《梧桐花又开》诗词集《梧桐小词》。《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全球华语最美女诗人。
中国爱情诗刊 在线诗人
经典文学网,
中华文艺签约作家,
齐鲁文学签约作家。
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
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各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