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大赛
入围诗歌作品选登(三)
鄠邑区作家协会
鄠邑区画乡诗社
石井关工委
长安诗文编辑部
【编者按】由鄠邑区作家协会、鄠邑区画乡诗社、石井关工委、长安诗文编辑部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大赛入围诗歌作品选登(三)
入围作者:苦果、李晚怡、刘军政、范岗、耿朝晖、杭爱护、李娴、郭川、炙夏、马进东(以来稿先后顺序,十首诗歌为一组)。
二十一、狼牙山五壮士
——写在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苦果
山风惊雷般轰鸣
一座狼牙山
一座孤峰
五个中国男子
打完了所有的子弹
身处绝境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不想束手就擒
用手指抠完最后一枚石子
雨点般砸向疯狂的敌人
但终究寡不敌众
跳崖是不约而同的决定
夕阳下
五个英雄
以不屈的脊梁
站成狼牙山上最美的风景
最酷的造型
是坠落也是上升
虽死犹生
以空前的旺盛
铸成不灭的军魂
如今我们国力强盛
早已走出处处挨打的窘境
但是英雄的名字却千古不朽
镌刻于狼牙山的长空
年复一年的翠柏和劲松
以抑制不住的茂盛
像无数双手接过英雄的枪
聚精会神守卫和平
二十二、铁做的肋骨
一一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李晚怡
听,风在呜咽什么,
在这座山岗上
曾挂着一位英雄母亲的血乳
大树上绑着掏去心脏的
她五岁的送信的儿子
听,风在讲述什么
在这座小镇中
四肢与铁钉相拥的疼
来自一个将军百骸寸断的裂响
空谷与荒芜之土见证
子弹要么穿膛
要么开成一朵璀璨的枪花
听,风在诉说什么
在长津湖的冻土上陈列的眼晴
看到的是猎猎红旗扎在九百六十万的土地
烈士陵园,种下英雄
钢铁般意志和铁做的肋骨
生死契约上,
一具具沉睡的身躯
化做硝烟上的维度
历史长河
永远都有一幅声音在大地流淌
二十三、碑前
——写在胜利八十周年
文/ 刘军政
当年的战火硝烟
已湮灭在岁月的天空
曾经的血雨腥风
却镌成心底耸立的碑铭
淞沪会战的累累尸骨
托举中华不屈的魂灵
平型关的峡谷
呐喊中喷岀复仇的火星
当罪恶的太阳旗
被沾满泥浆的草鞋踩进地缝
一齐咆哮的黄河长江
澎湃岀举国欢腾的浪峰
八十年匆匆而过
我们仍踩着血染的泥泞
用双肩扛起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此刻,鲜花簇拥纪念碑
静默里压抑着啜泣声
紧握的拳头
蘸着血与火举上苍穹
二十四、范遗恩劳
—纪念范文英烈士
文/ 范刚
户县城南,石井中堡,山青水秀,文英故土。少时就读,山阴旧泉,中学考入,省立西安。胸怀大志,从军寿山,身经百战,不畏艰险。民国初建,割据不断,为促共和,北伐当先。满腔热血,共赴国难,参与兵谏,西安事变。抗战初期,请缨杀敌,保卫保定,漕河阻击。乏驴岭前,率领全连,血花山下,倭寇惊胆。转战晋南,“六、六”血战,日军猖狂,九路进犯。山崩地裂,日光暗淡,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牛岛、川岸,日寇精锐,飞机大炮,毒气催泪。敌我胶着,战事紧急,寿山坐阵,决胜千里。关键时刻,亮剑奇兵,九十八团,范文英营。固守古王,伤亡大半,浴血奋战,惨烈空前。近距枪战,尸体叠压,力量悬殊,白刃拼杀。文英出手,迅如雷霆,敌死带伤,已十人整。五人合围,寡不敌众,后胸中刀,捐躯中条。匾赠金字,“范遗恩劳”,永志后辈,日月可昭。风云变色,草木含悲,中条泣血,黄河垂泪!
诗云:铁骑驱驰血刃红
中条力战暗日星
范门尽节保家国
不死丹心泣晓风
誓荡倭寇平岛夷
捐身今始识英雄
清风耿耿流千载
岂在渔樵笑谈中
二十五、巍巍中条山
耿朝晖
巍巍中条山
横亘天地间
有幸登中条
满眼尽硝烟
背后是黄河
滔声响云天
父老安心在
铁柱守边关
龙团雄风往
虎营草丛间
计灭贼敌寇
立功黄河边
一拳打将去
敌酋成泥丸
众足铁扫帚
刀闪凯歌还
月下书家信
笔下千万言
亲人甭惦记
我跟赵寿山
二十六、启示
文/杭爱护
卢沟桥的枪响之后
恶魔随之而至
豺狼披上猎人的外衣
割杀半梦半醒的雄狮
有人在屈辱中隔岸观火
有人在血泪中挺起脊梁
八年
无以数计倒下的人
掏出意志,信念,血肉,骨头
重生新的雄狮
守住了千疮百孔的家园
退缩,忍让,落后,离心就要挨打
这是80年及以后
敌人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二十七、甘西的曙光
一—致李翠婷烈士
文/李娴
伫立在滚烫的土地上,
耳畔回荡父亲母亲常常讲不完静修学堂事迹,
被革命前辈浓厚气息滋养长大。
站在蒋村东寨土地上,
静修学堂萌生希望的曙光,
李翠亭以笔为剑,以心为盾,
把救国的种子,
播撒在求知的园里。
“九一八”的硝烟,
刺痛了华夏的山河。
李翠亭将私塾变作红色讲堂。
他广纳进步人士,
传递救国救民进步思想。
再易名私塾学堂为甘西小学,
如铸丰碑,铿锵有力。
甘西小学,成了革命根据地,
热血在这里传递、交融,
如灯塔照亮学子的眼眸,
希望之光燃起熊熊烈火,
引领教师踏上延安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国民党的围捕,没让他屈服,
牢房的黑暗,锁不住他的信仰。
当生命在酷刑中消失,
他的精神却在甘西的土地生长。
八十年后,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
看孩子们在校园欢笑,
那是他用生命换来的,
和平的模样,
希望的火苗。
二十八、父亲的肋骨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郭川(成都)
卢沟桥的狮子 吼裂长空
校园的墙 拦不住少年赴死的行踪
那年他把名字 缝进褪色的灰布衫
就像当年岳母刺字 热血在襟前暗涌
青纱帐的风 便卷着冲锋号声翻涌
黄河的浪 拍过他涉水的脚掌
太行的峰 托起他未弯的脊梁
当鬼子的枪 冷森森咬向暮色
他和战友们 把血肉筑成屏障
让子弹在肋骨前 碎作星子的光
后来,我在父亲病榻前
听他说烽火当年 眼神仍如刀锋闪烁
抚摸他旧伤的疤痕 像抚过太行的沟壑
原来铁质的肋骨 从不是传说
是他们把骨头炼作铁 铸成永不弯折的国
二十九、江城子·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炙夏
奉天湖畔起苍黄,
裂边疆,
寇淫狂。
永定桥寒,
晓月映刀霜。
血染金陵三十万,
秦淮水,
血飞扬。
山河破碎痛肝肠,
志如钢,
挺胸膛。
数载烽烟,
万骨铸荣光。
盛世当思危未远,
钟长警,
卫宁康。
三十、古风·祭英烈娃娃兵并诫贪腐
文/马进东
烽火曾烧淞沪秋,
童军执戟卫金瓯。
未谙战事披戎甲,
忍别慈亲赴死丘。
血沃吴淞凝铁骨,
魂归异域烙忠眸。
可怜年少承国难,
犹向枪林喊“杀酋”。
忽忆昔年朝堂里,
蠹虫蚀柱未曾休。
黄白堆案遮明镜,
朱门酒浊掩民愁。
将贪边备皆废弛,
吏腐关防尽漏洞。
烽燧早燃浑不见,
犹夸“盛世”醉歌楼。
史鉴如雷裂九垓:
国脉若腐必生灾!
内蛀纲常必俱溃,
俱溃山河任贼裁。
外侮从来非天降,
多因内朽引狼豺。
当年若无贪墨盛,
何至倭奴践京垓?
娃娃何须早赴死?
铁血原为护蓬莱!
今朝更需鸣钟鼓:
清廉乃护国根荄!
党若藏污民失庇,
军若染浊战难谐。
常怀沪上孩童血,
莫负边关冷月皑。
但使公心悬日月,
何忧外侮敢频来?
千秋大义同坚守,
不信神州再蒙埃!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诗歌、散文大赛征稿启事
由鄠邑区作家协会、鄠邑区画乡诗社、石井关工委、长安诗文编辑部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诗歌、散文创作大赛征集活动即日征稿。根据征集情况组织评选优秀作品若干(颁发证书、奖品),并在都市头条、今日头条《长安诗文》公众号上展示,并向相关媒体推荐。具体要求如下:
一,面向区内作者,内容紧扣主题,诗歌行数不超过30行,散文不超过2000字。每人限投一篇(首)。须原创首发。
二,截稿时间为8月29日
三,联系人:王占奇、王连生、耿朝晖、白卫民
投稿邮箱:313242601@qq.com
鄠邑区作家协会
鄠邑区画乡诗社
石井街道关工委
长安诗文编辑部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