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夕阳漫记》,一段辉煌历史
——读郑志刚《夕阳漫记》一书有感
作者/周树林
我喜爱读书,更喜爱藏书。书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非常羡慕那些有书房,有书柜,有书架,随手就能够拿起一本书翻阅学习的那种场合,那种环境。1990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地方,除了换洗衣服日常用品,还带回来三大箱子的书籍。后来,在我年近60岁的时候,真的有了自己的书房、书架和书柜,虽然不到2平米,那也是我的梦想,我也如愿以偿的享受着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今年的盛夏,我收到了一份厚重的礼物,郑志刚老兄赠予我两本他的新作《夕阳漫记》。这是来自故乡的礼品,作者是故乡的人,写的是故乡的事,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温馨,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珍贵,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郑志刚,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沽源县白土窑乡西一棵树村。先后在县第一中学、教育局从事数学教学、数学教研工作十二年,后调到行政机关工作,历任县纪委常委、县司法局副局长、县普法办主任、小河子乡政府乡长、九连城乡党委书记、县城建局局长。他爱好文学,2017年以来撰写了回忆录《平凡的人生》,潜心创作了长篇小说《心殇》、《暗涌》,并将诗歌、散文、随感、纪事等题材类型的作品汇编成《夕阳漫记》,约有150多万字。如今,年已七十的他仍笔耕不辍。我与郑志刚老兄是同乡,同一个人民公社,相距不到15公里。我认识郑志刚老兄是1974年,我在沽源红卫一中上高一,郑志刚老兄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教初中数学。有一天,同学说初中数学组的郑志刚老师是你们白土窑公社的,是一中毕业的留校生。当时,我在高一16班,我们16、17班、高二的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都在学校的东半区。高一18——21班和初中班的教室在学校的西半区。所以,每当下课后我就在贯穿学校南北的那条道上,静静的等候着下课归来的老师们。有一天,同学指正说那位就是你的同乡郑志刚老师。
我望着一位中等个头,身体结实,充满了青春活力的男子,满面春风迈着轻盈矫健的步伐向我走来,而后又离我而去。
这就是我们第一次的相遇,那个时候我的好奇心,我的崇拜敬仰欲望特别强烈,就连学校水房的职工是我们邻居西山坡村的,我也是羡慕的不得了。我最羡慕的就是老师这个职业,在我的心目中,老师读书多,见识广,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做。尤其是我们的校长郭志州,听说是位老革命,身上还佩戴着手枪,那种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那个时候,学校也有几位毕业留校任教的老师,像袁萍、林起峰等,但是,我对郑志刚老兄是格外的羡慕和敬仰。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了他的铁杆粉丝,郑志刚老兄成了我心目中的榜样和表率。遗憾的是,直到我高中毕业,我也没有大胆的前去和郑志刚老兄打个招呼说句话,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交往。
还是在将近五十年后的微信群中,再次与郑志刚老兄相逢,我虽然没有了当年那样的激情,但是对郑志刚老兄的美文佳作还是情有独钟,我认真拜读学习,也谈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很快我们就成了好友挚交。直到此时,郑志刚老兄才知道他的身边还有我这样一个同乡小兄弟。
郑志刚出生在一个好的家庭,他在书中写道:“我出生于农村家庭,家中有父母,还有年轻守寡的奶奶以及还未成家、出嫁的二叔与老姑。在这特殊的家庭里,奶奶的坚韧,父亲的大爱,母亲的宽厚,叔叔、姑姑及姐姐的谦让给我以榜样。耳闻目染他们的优秀品质,让我受益终身。”尤其是他的父亲是生产队队长,一当就是二十多年。生产队队长在部队就是班长,是兵头将尾,是领头的大雁,他们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智商、技能等,都是响当当的,也是影响郑志刚一生最重要的人。郑志刚赶上了好时代,成就了他学以致用的理想,也成就了他化茧成蝶的辉煌人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时代造就英雄。
郑志刚他好学上进,奋发努力。他是一位是有能力又有大爱、有高度又有底线、有责任心又勇于担当的人。尤其是他在担任地方“父母官”的八年时间里,立足本职,放眼未来,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有为人民服务的胸怀,有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大志。郑志刚老兄说过“人是能改变环境的,人是能战胜自然灾害的,只要你有战天斗地的精神,只要你有改天换地的气魄,一切都会改变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这不仅是因为他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更是因为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他深知群众的疾苦,他深深懂得群众的诉求和心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他发自心底的誓言,初心不忘,使命担当,有作为,敢作为。这使我想起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赞誉吴老吴玉章的一段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郑志刚,他做到了。
“领导的水平是将宏大的工程简易化;领导的能力是将想象的东西落到实处;领导的艺术是将繁杂的事情处理的得心应手。”郑志刚,他都做到了极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就是郑志刚的初心使命,他做的很棒!
郑志刚,实实在在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真心真意为民。他公而忘私,他廉洁奉公,他砥砺奋发,他勤学自勉,他吃苦耐劳,他勇攀高峰,他洁身自好,他自律向善……
我们的党需要这样的干部,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官员,我们的人民更需要这样的“父母官”。
他,无愧于“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无愧于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里引用张占斌在本书《序》中的一句话:“一个好人、数件好事、篇篇好文、几部好书的‘四好’已铸就他波澜一生的荣耀与辉煌、平凡与伟大,也体现了他人生境界的高度、宽度与厚度,更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他表达了我对郑志刚老兄的崇拜敬仰之情,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