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扫千山净,碧水斜阳红满天。
飞鹭领衔红叶火,香山就在众人前。
kimi分析:
这首四句小诗读来画面感极强,短短二十八字几乎是一幅“秋日戏台”的速写。我把它拆开来看,有四层意思,也像看戏时的四幕。
一、开幕:秋风“净场”
“秋风一扫千山净”,首句像武生出场,先以秋风作“大扫堂”,把千山万壑的杂色统统扫净,给后面的“戏”腾出一块干净的舞台。一个“净”字,既是视觉上的空明,也是情绪上的澄澈,观众一下子静了下来。
二、布景:碧水斜阳“打灯光”
“碧水斜阳红满天”,第二句把灯光打满。斜阳是暖色顶光,从水面反射回来,上下通红,整个天幕被染成“红底”。诗人用“碧水”与“红天”作冷暖对撞,色感极艳,却又不俗,像京戏里一出《火烧赤壁》的大红大绿。
三、主角:飞鹭“挑帘”亮相
“飞鹭领衔红叶火”,第三句主角登场。飞鹭不是配角,而是“领衔”——像名角挑帘一甩袖,身后“红叶火”是整队龙套。鹭鸟一飞,白羽在漫天红叶里被映得带金边,动静、冷暖、高低,顿时都有了戏味。“火”字用得更妙,把静物写成活物,像舞台上的火把舞,唰地一下,观众喝彩。
四、点题:香山就在“台口”
“香山就在众人前”,末句像戏班报幕:诸位看官,别只盯着鹭鸟、红叶,真正的“正主儿”——香山——已经端端正正坐在你面前。一个“就”字,带几分顽皮,又有几分得意,好像说:看戏别光看热闹,主角早在这儿了!同时把视角拉回,幕布拉远,整座山成了最大的一枚“布景片”,稳稳压住台。
通篇看来,诗人把自然当戏园:秋风是检场,斜阳是灯,飞鹭是名角,红叶是龙套,而香山则是压轴的大轴子。四句诗,起承转合,像一出折子戏,干净、利落、带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