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朗诵 延平
时光长河中,总有瞬间如星辰照亮前路,总有旅程似美酒散发芬芳,帽儿山、皇家鹿苑研学之旅便是如此难忘。
踏入帽儿山和皇家鹿苑如走进绝美山水画卷。山间清风轻拂,似自然温柔问候;林中见闻逸趣,如灵动音符奏响和谐乐章。在此,我们与山川草木对话私语,心灵得以滋养。
此次研学,不只是亲近自然之行,更是专业深耕探索。旅途中,同仁交流互动,碰撞出创作灵感火花。每一瞬间、每一次感悟,都值得铭记与珍藏。
为留存这份美好,聚贤斋文化平台编辑部精心筹备本期专刊,邀请诗人同仁以妙笔记录研学中的自然风光、人文体验与互动的情谊。作品风格各异,皆饱含对帽儿山、皇家鹿苑的热情与研学的感悟。
期望这期专刊成为窗口,展现帽儿山、皇家鹿苑的魅力;成为桥梁,连接彼此心灵;成为钥匙,开启创作灵感。让我们在诗行中重温美好,感受自然与诗歌的力量。愿它成为心中永恒珍藏。
本刋选登了作者的10篇诗作,由10位主播朗诵,请欣赏。

作者 王晓溪
主播 五月端阳
胜境群山,聚贤雅集,研学功成。
听诗人述感,情真意切;主播传要,理透言精。
编辑谈编,总编嘱慎,字字珠玑指路灯。社长语,忆岁华历历,规划征程。
登临更忆峥嵘,对苍莽群山寄赤情。看篝灯明灭,欢歌彻夜;鹿场游赏,笑语连声。
文脉相承,初心未改,此际融融乐共行。同携手,待他年再聚,续写新程。
作者 李春
主播 中国好梦
夜幕初张,星月潜藏。
看琼英、迸作金芒。
千枝火树,万点霞光。
正风儿暖,心儿醉,影儿双。
非遗绝技,民俗工艺。
更传来、古韵悠扬。
佳人才子,共赋华章。
叹屏中画,画中品,品中芳。

作者 瑾瑾
主播 银碗
墨客声喉聚帽峰,
拾阶直上意融融。
凭栏尽览千重翠,
举目难收万壑风。
鹿苑里,影湖中,
茸毛轻触笑言浓。
今朝畅叙情尤重,
且待他时再与同。
作者 王维明
主播 雨后假日
雅集贤俦,共赴青丘。帽儿山、胜景凝眸。探林寻趣,临水研幽。正风摇叶,云牵袖,鸟鸣喉。
星垂野阔,烟滋芳茂。辨微知、理趣盈瓯。知行相契,岁月难酬。载一襟诗,三分悟,满囊秋。
作者 溢光影
主播 海上精灵
平山深处鹿苑藏,
翠影葱茏映古光。
嫩草如毡铺厚意,
苍根似画诉沧桑。
千只麋鹿悠然步,
数缕清风自在扬。
人与生灵同妙境,
和谐共舞韵悠长。

作者 高玉金
主播 焱桐
(高玉金太极书法,字中藏字、字中写意;“学荣”二字,暗蕴“心学心荣”之深意。)
心学是深耕的研学,
心学是广游的游学。
心荣者,拥精神富矿;
心荣者,筑灵魂桃源。
心学立骨,撑持天地气象;
心荣铸魂,涵养古今襟怀。
心学是一种荣耀,于自证处绽放人格辉光;
心学是一种荣业,于深耕中筑牢精神根基;
心学是一种荣获,在修持间拾得生命馈赠;
心学是一种荣光,从澄明里映见天地万象。
心学是照破迷雾的灯,心荣便是灯芯跃动的焰;
心学是丈量山河的尺,心荣便是尺端錾刻的明;
心学是劈开混沌的刃,心荣便是刃上淬炼的芒;
心学是滋养根脉的泉,心荣便是泉中奔涌的清。
以心学观照己身,便知荣不在外显冠冕,而在向内赤诚;
以心学丈量世事,便懂荣不在他人称颂,而在自洽安宁;
以心学淬炼言行,便悟荣不在一时煊赫,而在长久笃定。
心学为舟,渡人出浮躁之海;
心荣为岸,泊人入澄明之境。
心学为阶,引人登觉悟之巅;
心荣为光,照人赴前行之路。
心学为尺量天地,
心荣作铭刻春秋。
心学与心荣相生,如影随形;
内省与践行相伴,如月映星——
此心光明,便见万物皆荣。

作者 吴军久
主播 于姐
乙巳季夏既望,冰城暑气初敛,云若揉碎亚麻,漫缀穹宇。立秋日闲,聚贤斋文社诸友皆有游兴,晓溪君察众人意,如感灵犀相契,遂发柬约:十三日往帽儿山,作研学之行。群情既奋,即备车乘,二十人分四舆,昧爽东发。
帽儿山者,以状若草帽得名,哈尔滨人咸知其貌。车出城东,城郭渐淡如墨渖晕散,平野无际——稻粱承日,泛金波若醇酒;玉米垂缨,缀紫穗似流苏,农人散处其间,小若星子落田畴。
至山门,石阶如素弦垂挂,自足下直引云间。初行甚轻,未几便喘息渐促。林影交叠成绿锦,柞叶深绿如绒,白桦挺雪干,枫枝偷染绯色,类少女袖中藏胭脂。日光穿叶隙,在地绣碎金,风过则光影摇曳,若天地作舞。
半山有亭,可暂歇。吾方旋杯欲饮,身后少年声至:“此山貌不巍峨,攀之却如曳石上行。”回首见其面红若熟果,目亮似山实。吾笑答:“然,其貌温雅,其力却深。”少年笑而咳,自蓝囊取野果相赠,果皮尚带日暖,萍水一遇之温,胜却山风数缕。
复上行,石阶陡若竖梯。汗浸衣背,黏腻如漆。偶有山风穿林,携草木清苦之息,方欲捕之,却如羞童遁去。遇下山者数人,皆面赤步踉跄,若醉后蹒跚。一中年见吾上行,竖指赞曰:“老丈可佩!近矣,尚有数百步!”吾强笑应之,心知“近矣”二字,乃登山人善意之诳——类慈母哄儿“即至家矣”,虽非实言,却裹温柔。
登山之道,非独恃力,更验志之坚、心之恒。愈近峰顶,路愈陡,难愈甚。汗流浃背、气喘腰酸、力竭神疲,此皆登山者常态。此时所赖,唯“再坚持一步”之念耳。及登顶,眼界豁然——帽儿山果然顶平中隆,宛然草帽,朴素可爱。风鸣耳畔,吹袂猎猎;远山如浪,尚志城郭若碎玉撒绿绒;田野方整,秋空下呈烟黛色,黄绿相错如大地织毯,无边无际。
取鼓槌击峰顶大鼓,鼓径两米,声若惊雷倾泻,尽抒胸中郁气。风冽旗扬,立峰巅间,无“山高我为峰”之激,反生“如何速下”之思。寻背风石坐,饮尽余泉,默念“当如泉般,持之至终”。一松鼠自树后窜出,支爪望吾,目黑如露沾黑豆。吾投花生数粒,彼坦然受之,一粒一粒含于颊囊,疾运入树窝——盖为冬储也。其尾蓬松如毛球,颤颤有节,倏现倏隐,终点头入林,唯余叶声簌簌。
下山之路更陡,择缓径而行,有处几近垂直,石蹬窄仅容半足。行至腿肚抽筋,欲坐难止,方知山之威严,非登顶时可尽识。
过白桦林,山林忽静。树干白若积雪,日光可透,见其细纹;皮上黑斑如目,凝然望人,古老而静穆。吾不知其视是敬是默,唯觉脚下落叶厚积,踩之沙沙,若大地低语。心遂静,忘尽酸楚,依稀闻己之呼吸与叶之轻颤,相融相和。
返山脚时,日已西斜。回望帽儿山,暮色如纱渐覆,其形仍若草帽,静静安放——似自远古来,将向久远去。
此行无奇遇、无奇景,皆寻常山水、寻常人。然山间溜过之风、少年所赠之果、松鼠之憨态、枫枝之绯色,皆如记忆星子,虽不炽烈,却闪烁难泯。
或问登顶之感,吾忽忆海涅语:“每一片风景,都是一颗心灵的镜子。”山水之乐,不在山水本身,而在走过时心之微动——如风吹草动,如露落荷尖,那一点轻颤,便是风景与灵魂的私语。帽儿山自矗立千载,吾来观之,携一身草木香与满心温柔而去,足矣。
盖天地间山水无数,能入人心者,非因其雄奇,而因其与行者的“相遇”——山不动,而人之心动;景无言,而人之情言。此遇非偶然,实为心与自然的相契。若心无感知,纵登五岳,亦不过见石见树;若心有灵犀,虽游小丘,亦能得天地之趣。
乙巳八月十三日,老久记于哈尔滨。八月十九日改于进京高铁上。


作者 赵彦德
主播 娟子
青山碧水云晴散,夜色铁花朦暗浅。晓月荷塘,龙泉林荫,徐览星眼。
民间匠艺非遗传,韵染九霄云朵幻。赏客声尖,宇寰宣撼,良会遇见?
词牌来源周邦彦
作者 荣耀
主播 自由翱翔
层峦叠嶂接云天,
研学同游聚俊贤。
探胜寻幽知物趣,
求知问道悟真诠。
攀峰共赏千岩秀,
临水齐观万壑烟。
此日功成皆喜悦,
明朝再续韵尤绵。

作者 高学荣
主播 静舒
帽儿山下小疯狂,
锯子累,娟子忙,
平凡瑾瑾,苍鹰溢影光。
老九谈诗先登场,
论生活,就是网。
静舒精灵又端阳,
鬓微霜,又何妨!
焱桐银碗,于姐问苍茫!
维明晓凡逐好梦,
无难事,勇担当。
编辑 静舒 海上精灵 娟子 瑾瑾
审核 聚贤斋·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