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92

难忘大山里的“三线建设”情怀
鲍培华
山,是大地的脊梁,它连绵、巍峨、雄伟,却又蕴藏着无尽的生命力。半个多世纪前,在济南市长清区群山环抱的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有一道璀璨的光芒,从历史的褶皱中透射而出,这绵延不息的光,就是“三线建设精神”的光芒。在这片大山深处的土地上,有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让军工人难以忘怀,它承载着那一代人的热血与梦想,承载着祖国的呼唤,也镌刻着一个时代军工人的坚韧与奉献,这难以忘怀的精神,就是“三线建设精神”。
关于对三线建设的了解,缘于去年在国杰文化沙龙会上,原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的穆宝忠书记携爱人蒋永莲女士,受邀来文化沙龙分享他的大作《小三线建设丛书》的讲座。穆宝忠书记和爱人都是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三线建设军工文化的传播者,当年穆宝忠老师受三线军工的优秀品质、可歌可泣的事迹感染,踏着父辈的脚步,从学徒工开始、扎根长清大山沟里,在工作中,曾多次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一步步成长为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现在,他们已退休多年了,但是他们对那段激情燃烧的三线军工建设,怀有难忘的深深的情怀。时光飞逝,为了记录这段真实的历史,传承三线建设的红色军工文化精神,夫妻两人在家庭事务的百忙之中,走进大山,采访数百位老军工,查阅大量的三线建设有关资料,撰写了《红光纪事》、《小三线建设丛书》。
通过聆听穆书记关于三线建设的讲座,使我对三线军工建设的何为大三线、小三线军工建设的地域划分等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年三线军工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三线军工建设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悟,当年那承载着无数军工人辛勤汗水与热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三线军工建设,不仅仅是军工业的遗产,更是一种责任和崇高精神的象征。
我也拜读了穆宝忠书记的《小三线建设丛书》,它包括了山东小三线建设实践和全国三线建设研究,展示阐述了山东小三线建设暨全国三线建设的伟大成绩以及对加强国防的重大作用,其作品揭开了当年“保密厂子”的神秘面纱,使千万艰苦奋斗的军工人展示在读者面前。
2025年7月22日,由穆书记带队,由“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宋总组织的50余人的写作采风团,前往当年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原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遗址所在地,进行参观采风。
夏日的清晨,车向长清方向驶去,远处雨后群山云雾缭绕,阳光从云隙间洒下斑驳的光影,一路上,穆书记给我们讲了沿途长清的名胜古迹,快到目的地时,蒋大姐给我指着远处的村庄说:“那就是当年我一进厂临时住过的地方,当时还没有建好宿舍,临时分散的住在村上老百姓的家里,晚上冷的带着帽子睡觉,冷的把草栅子也压在身上了”,蒋大姐这一说,仿佛把我瞬间也带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不一会,我们来到了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厂)的遗址,当我们再次凝视这些遗迹时,看到了厂区那些废弃的厂房、残墙断壁、生锈的窗户,办公楼、宿舍楼、生活菜场、幼儿园等依稀可见,还有当年生产TNT炸药的纪念碑,见证时光流转的老槐树和柳树依然静悄悄地生长着,我们仿佛穿越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光阴,在听穆书记讲那个被时光掩埋的三线军工建设当年的故事,虽然至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在这大山沟里,藏着的三线情怀和三线军工建设的精神,是永远无法忘记的!。
三线军工建设,是我国进行的一次重大的全国性的国防建设工程,当年的军工建设者们响应党的召唤,离开繁华的城市,投身于荒无人烟的大山沟之中,汗水挥洒,机器轰鸣,工厂车间拔地而起,建立起一座可年产1万吨TNT炸药的军工厂,筑起军工业坚实的脊梁,那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艰苦,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和为祖国的奉献精神,大山沟里,每一块石头都浸透了建设者的汗水,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建设者的拼搏,他们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军工建设。
一路上,穆书记深情的回忆,给我们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如何克服物资匮乏和技术难题,“那时候苦啊,可是没人喊累,更没人退缩。”蒋大姐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是为了国家”,这是多么朴实的回答呀!蒋大姐指着远处的山峰微笑着向我说:“你看,那是当年厂里组织运动会比赛时爬的山,当年我还得了第二名呢”,是呀,在那轰轰烈烈的岁月了,这一对三线建设一线的伉俪,在青春的大山里找到了爱情,成家并立业,为三线军工建设奉献青春,是一件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呀,是他们用汗水书写了三线建设的历史篇章。此时,我对蒋大姐讲的那段岁月充满了敬意,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三线建设的精神的光辉,不仅仅体现在艰苦的工作环境里,更蕴藏在每一个军工劳动者的舍小家为国家、团结协作、敢于面对困难的担当和奉献精神,面对生活的匮乏,他们依然保持以苦为乐的情怀,三线建设的精神,是一代人用生命书写的传奇,它教会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奉献,让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
通过这次三线建设遗址的采风,对我是一场心灵上的洗礼,在遗址,我感悟、我思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三线建设的精神从未消逝,它像一颗种子,早已扎根于后人的心中,这大山深处的光芒,从未因时光的流逝而黯淡,三线军工建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铭刻在中国大地上的丰碑,也是无数人青春与热血的见证,三线建设的精神,如同大山深处的涓涓溪流,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如今,当年的三线建设者已满头华发,多年前退休后,穆书记、蒋大姐一直在履行自己的夙愿,持续深耕三线军工文化的传承,十年来,他们费尽周折,查阅了山东省及所辖各市的有关小三线军工建设的历史资料,采访了400余名老军工,老军工访谈录,生动的记录了鲁中沂蒙、泰莱地区于深山建厂、生产军工产品的故事,展示了山东小三线军工建设的历史。穆书记先后还担任济南市‘史敢当’宣讲团成员、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研究员,捐赠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三线建设书籍,为系统推进小三线建设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百忙当中,继续为在校学生、社区、红色教育基地讲红色文化课、传承三线精神,弘扬三线文化,为保护三线遗址四处奔走、创建红色三线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助推公益事业,默默无私地奉献着,穆书记是三线人的楷模,也是三线人的骄傲!
三线人的故事,化作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我们铭记那些平凡又伟大的像穆书记、蒋大姐这样的三线建设者的身影,是他们用对三线建设深厚的情怀,延续、宣传、传承着三线建设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它、珍惜、敬重三线精神。是他们把山东小三线军工的历史下撰写下来,宣传出去,让“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军工精神世代相传。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上世纪历经20年的三线建设工程,是我国工业建筑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战部署,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工程,2022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建立一座“三线建设英雄纪念碑”,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岁月、轰轰烈烈的三线军工建设,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三线军工人的三线建设的情怀,却永远扎根在三线军工建设者的心里。在大山深处,山东数万军工人,用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丽诗篇,三线建设的号角虽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将于历史的长河中永存!。
作者简介:鲍培华 女 笔名芳草菁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张炜读书会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会员、济南历下明湖读书会会员、《万松浦》读者俱乐部(济南)副秘书长、国杰文化沙龙副秘书长。作品发表散见报纸、期刊、公众号平台,有征文作品获奖。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