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歌曲:诗和远方

秋风扫落叶
周欣祥(湖北仙桃)
秋风扫落叶,
昨夜梦清霜。
这不是梦,
这是秋的景象。
晨起,
我与往常一样,
迎着一轮朝阳,
抱着半世希望,
准备去那久久未有来过的老地方。
走一走,
看一看,
看看那秋的风光。
远远一望,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近处一瞧,
小珠点点,
挂在那低矮地小草上,
几分水色,
几分岚光。
自古逢秋悲寂寥,
如今似梦多欢畅。
我顺手摸了摸这小草上的露珠,
啊,
多凉。
这就是水,
这就是露,
是她孕育了这秋的金黄。
我站在这蒹葭旁,
闻了闻这芦的清香,
啊,
欲醉,
欲狂。
这就是秋的风采,
这就是叶的芬芳,
这就是雾的茫茫。
一阵轻风,
摇开了我的心窗;
一片金叶,
落到了我的身旁;
我拾起来一看,
哦,
原来这是一张请贴,
邀我走近那诗的远方。
诗歌赏析:庐山散人
一、意象与意境
周欣强先生的这首诗
全诗以“秋风扫落叶”为引,构建出典型的秋日图景:清霜、蒹葭、白露、金叶等意象层层铺开,既延续古典诗词的苍凉底色(如“蒹葭苍苍”化用《诗经》),又以“似梦多欢畅”颠覆传统悲秋基调。露水与芦香的触觉、嗅觉描写,使秋景从视觉延伸至感官,虚实相生。
二、情感转折
诗人从晨起的“半世希望”到田野的“欲醉欲狂”,情感随秋光展开呈现递进式升华。结尾“诗的请帖”将自然秋意转化为精神邀约,落叶成为通往远方的媒介,消解了季节的衰飒感,赋予秋以新生。
三、语言特色
古典与现代交融:诗句“白露为霜”致敬经典,而“摸摸小草”“请贴”等口语化表达拉近读者距离。
修辞巧思:露水“孕育秋的金黄”拟人化揭示生命轮回;“轻风摇开心窗”通感手法连通自然与心灵。
四、哲思内核
表面咏秋,实则探讨希望与远方的关系。秋凉被转化为清凉的灵感,落叶成为诗意新生的起点,体现诗人对生命循环的豁达体悟。
总结
此诗以秋为镜,折射出对永恒诗意的追寻。语言清丽而思想深邃,在传统季节诗中注入现代人的精神旷野,堪称小中见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