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区门口的闹市区,一家牙科诊所和一家农行营业部先后关闭了。近日听说,在倒闭的地址上又开了一家超市。怀着一种新鲜感,锻炼身体之后,我登门拜访。
走近超市,气势恢宏的装修门面上,赫然显耀着“折扣店”三个大字。我忽然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滋味:为什么折扣?是促销手段?还是商品残次、或是离过期不远?
折扣店的空气里总飘着点精打细算的味道。货架标签上的红色斜线像把小剪刀,咔嚓一下剪掉零头,也剪掉了些不必要的体面。进口巧克力的包装皱了边,洗发水的瓶身印着模糊的外文,临期酸奶的盒子上贴着张醒目的“买一送一”。
人们推着购物车在过道里逡巡,手指划过标签时带着点犹豫的摩挲。有老太太把饼干盒翻过来,对着保质期计算器般念叨;年轻情侣凑在一起比较洗衣液的毫升数,男生忽然笑出声:“省下来的钱够买两杯奶茶。”冰柜前总围着人,速冻饺子的折扣标签被水汽浸得发皱,却依然清晰地标着“第二袋半价”,像句温柔的怂恿。
我见过最动人的折扣,是在临期面包架前。穿校服的女孩踮脚够最上层的吐司,标签上的日期显示只剩最后一天。她刚要伸手,被旁边的阿姨拦住:“这个明天就不能吃了,换那袋新的吧。”女孩摇摇头,指尖轻轻碰了下包装袋:“我今天就吃掉,没关系的。”阿姨没再说话,只是把自己购物篮里的全麦面包放了回去,换了袋折扣更大的杂粮包。
收银台前的显示屏总在跳数字,每扫过一件标着“特价”的商品,那个数字就轻轻跳一下,像在给生活做减法。但人们走出店门时,拎着的塑料袋往往比预期的沉。孩子喜欢的薯片在打折,老俩口念叨的牙膏买二送一,顾客顺手捎带的临期坚果,其实是想分给加班的邻居。
既然来了,我也从货架上拿了标签上写着“七元两包”的小吃。结账时,漂亮的收款小姐经过一番折算后,告诉我:“大爷,您的商品是八块六!”我愣了一下——怎么标价比标签上的价格高出一块六?我便问:“这个打几折?”收款小姐答:“八折!”我问:“算对了吗?”她干脆利落地答道:“算对了!”我再没说什么,扫码付钱离店。哦,原来折扣是由消费者加付的啊!更让我不明白的是,这一块六是怎么算出来的!不管怎样,这个结果似乎解开了我进店前的谜,也把漂亮的收款小姐形象“折扣”得一文不值,甚至让我有点想吐。
店门口,店老板与几个酷似“员工”的小伙子传授经验。
折扣标签上的数字在做减法,日子却在这些细微的盘算里悄悄做着加法。就像那袋被女孩选中的临期吐司,第二天太阳升起前,它会变成冒着热气的三明治,在早读课的铃声里,完成比保质期更重要的使命。
目前,折扣店的生意兴隆,是因为装修豪华、经营词诱人。当顾客经实质性体验后,相互“传诵”,这家店能开多久?要知道,此前这里已有两家店倒闭了。
不是因为多收了一块六而发泄——我完全可以不买。只是在众多结账者面前给她们留足了面子,我也会像众多消费者一样,告诉家人、亲朋,谨防在此“遭骗遭宰”。不知这家折扣店的生命力会有多强?
作者简介
田玉平,祖籍山西五台,现籍怀仁,退休人员。喜欢写作,却又文字功底差;爱好文学,却是欣赏水平低。盼与有识之士、之群体结缘,见贤思齐,不断充实自己。

(图文供稿:田玉平)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