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老年书画会成就展暨名家工作室授牌仪式
上篇:薪火相传三十载 一朝成名天下闻
8月22日,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顾问、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香港岭南画派副主席卢润祥;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顾问、著名艺术家、“沙田民歌之父“黄华欢及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邹中海等人应邀出席中山市小榄镇老年书画会“三十年艺术成就展”的开幕式,卢润祥主席上台剪彩,黄华欢校长、邹中海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中山市小榄镇老年书画会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为庆祝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而举办“三十年艺术成就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会员书画作品120余幅,最大特色在于分区域陈列。其中,为表达对创会老师的敬意,特设专门展区,展出16幅当年创始成员的作品。展览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并获得一致好评。
本次展览作品主题积极,题材广泛,涵盖诗词、书法、绘画、禅道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多个方面。每幅作品均呈现出清新脱俗、悦目赏心的美学气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例如,小楷写就的《太极说》与行楷书写的网络语句“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共处一厅,既显文化厚重,又贴近现实生活,相得益彰。
据悉,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黎柱成先生;中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荣誉会长区淑瑜女士;小榄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古昕先生;小榄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健如先生;小榄镇老年人协会会长朱华中先生;小榄镇新市社区党委委员、居委委员邱涛华先生;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小榄镇美术家协会主席谭德开先生;中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小榄镇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志平先生;中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原秘书长朱炳森先生;中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黄君硕先生;中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陈活权先生;小榄镇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杜艳超女士;小榄镇长虹诗社社长叶伟明先生;中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小榄镇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麦冠英先生;中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山小榄镇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彬女士;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小榄镇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啟彬先生;中山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小榄镇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梁楚琦女士;小榄镇新市社区民政就业办公室主任周翠英女士;中山市荔景苑景区董事长、孙中山文化普及交流中心主任孙仲池先生;小榄镇潮晖大酒楼董事长卢汝明先生;小榄镇老年书画会会长梁伟财先生及小榄镇百余位文艺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下篇:嘉宾云集铸奇迹 翰墨飘香绽新枝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隆重的聘任与授牌仪式。邹中海院长代表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聘请著名书画家、小榄镇老年书画会会长梁伟财先生担任许院顾问,同时授予黄华欢校长的艺术工作室(民歌书画)名家工作室称号。
梁伟财先生自幼研习书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手绘民间房屋墙壁画达200多幅,近年更创作多幅巨幅舞台背景画。他深入研习中国画技法与理论,潜心探索书法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市、省及港澳地区展览。以其作《高文阁》为代表,取材于小榄镇历史建筑,广受好评,并曾参加省级美展。梁伟财先生现担任多项艺术职务,包括中山市小榄镇老年书画会会长、中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
鉴于梁伟财先生在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特聘为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顾问。
黄华欢先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在担任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期间,他提出"让沙子闪光"的办学理念,打破“唯分数论”的传统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推动沙田民歌、龙狮武术、书画等非遗项目进校园。2005年,学校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他创办茶艺兴趣班,开职业教育系统之先河。2011年,学校与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退休后,他仍心系教育,举办《职中生:人生道路别样红》等讲座,助力学子成长。
黄华欢先生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成就显著,被誉为“珠海沙田民歌之父”。其代表作《咸水歌传四方》《我是灯笼七彩树》《阿妹有顶竹篾帽》等作品连获省级金奖;《南沙,我的家乡》《我有一张爱的地图》更斩获国家级金奖殊荣。2017年创建首个沙田民歌工作室,倾力于非遗传承。他主编《灯笼音韵》校本教材,创作《灯笼少年梦》《我是灯笼七彩树》等儿童民歌。《我是灯笼七彩树》在广东沙田民歌(渔歌)大赛中包揽了创作与表演金奖。他的主要著作《沙田放歌》《沙田民歌读本》《粤海华章》影响深远,其中《沙田放歌》更成为研究岭南民歌的重要文献。他曾在吉林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音乐学院举办讲座,积极推动大湾区文化传承。
黄华欢先生师承“再世郑板桥”徐千里,擅以墨竹传递 “咬定青山,虚心有节”的精神品格 。其画作不囿于形似,更追求“竹魂”的表达,将教育家的胸襟与音乐韵律融为一体,践行“竹经霜而不凋,歌传世而弥新”的艺术理念 。众多作品被书画爱好者珍藏及艺术机构珍藏,包括广东省东仓里美术馆、江门收藏研究会,2025年5月,作品《不可居无竹》被佛山市档案馆永久珍藏 。
黄华欢先生集教育家、音乐家、书画家于一身,对茶文化的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2005年,他就在学校品牌管理杂志上发表教育与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宣传在社会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2012年,被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聘任为“品牌顾问”。2025年8月3日,被德艺善道文化产业(中山)有限公司聘为茶文化部的终身导师。
著名作家杜斌评价他:“学识渊博,才气逼人,纵横多个领域,处处开花,树树结果。”“竹韵轩黄华欢艺术工作室”被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授予名家工作室的称号,不仅是对其在多个领域深耕细作、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更是对其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
开幕式上的“一聘一授”,看似独立,实则是一套精妙的“组合拳”,共同揭示了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的发展战略:
向下扎根,向上联通:一方面深度连接如梁伟财先生这种代表地方性、传统性的艺术根基;另一方面全力支持像黄华欢校长这样代表融合性、创新性的文化标杆。
构建多元立体的艺术生态:许院正在积极构建一个由诗人、作家、书画家、音乐家、教育家共同组成的跨界生态联盟。这超越了单一文学研究的范畴,旨在打造一个以诗歌为核心、多元艺术形式共鸣共荣的创造性平台。
因此,这两项仪式远不止于对个人成就的表彰,更是许院着眼于未来,布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标志着其正朝着一个更开放、更融合、更具活力的方向迈进。
作者简介:吴妍俊,女,新会人,笔名碧泉。现为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书画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顾问。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报道组供稿)
主编:洪新爱
组稿: 邹中海 放飞 王光兴
编辑制作:放飞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