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现在是济南市的一个区,抗日战争时期称为(峰山县)后改长清县。济南是最早遭受日军侵略的城市之一,长清(峰山县)军民的顽强抵抗的精神,是山东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清是济南地区成立抗日武装较早的地区。中共长清党组织始终高举爱国团结民主进步旗帜,勇于担当、不畏牺牲,发挥了坚强的领导作用。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长清地区共产党员在魏金三、张耀南等人领导下,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在全县各地组织领导长清人民参加游击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对建立峰山抗日根据地的作出了特殊贡献。紧靠济南市,抗日战争时期,济南至平阴、济南至兖州两条公路和津浦铁路纵贯县境内,战略地位重要,是敌人严加封锁控制的重点县。全县碉堡林立,封锁沟、墙,纵横交错。我党就是在这样环境中,领导全县人民创建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抗击日寇。
1938年8月27日,日本侵略军通过汉奸报信,得知我大峰山抗日游击队驻水泉峪,立即调动济南、长清一带日伪军3000余人,于次日黎明,由汉奸头子张延年带路将村庄包围,并在山上架起掷弹简向村内一阵狂轰滥炸。正在黎明前酣睡的群众被枪炮声惊醒,人们惊慌失措,不知所措。日伪军进村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但我抗日游击队早已转移。
敌人没捕着游击队,便对群众施展淫威。他们看见正在忙着救火的李庆泉的父亲,就端着枪刺去,李的母亲见此状猛地扑上前去,将敌人推向门前深沟,然后背起丈夫逃出虎口;李庆中的母亲抱着孩子从烟火中跑出来,路遇敌人被一枪刺死,孩子也被活活劈死;李庆中和妹妹及两个叔叔与敌人厮打时,又被敌人杀害;村民席教英被日本侵略军连捅3刀,幸未丧命;黄圣茂老太太为哭喊被杀儿子让侵略军砍去一只手;席圣三等13名群众被日本侵略军捆在一起枪杀;藏在村西沟下土屋的10余名群众,因孩子哭被敌人发现,他们便在门口点起火,活活要将群众烧死。10余名群众冲出屋门与敌人搏斗,又有4人被杀害,1人被砍去一只手;李庆泉头发烧光吓傻而身亡;身怀有孕的董文忠之母被杀后,又将婴儿挑出刺死;最后日伪军将群众一齐赶到村西大沟内,架起重机枪,逼问群众交出游击队员。面对敌人的暴行,村民李如善、董文田等人怒火满腔,破口大骂着冲向敌人,经搏斗,李如善等人被敌人枪杀刀砍。群众目睹惨状,一起向敌人拥去,敌人又开枪将20余人杀害。近中午时光,天降小雨,日伪军才扛着沾满血迹的枪和抢夺的财物龟缩进县城,日寇在长清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可饶恕。水泉峪惨案是日寇在长清制造的惨案之一。
1938年2月下旬,为取得上级党对长清抗日武装的领导,党支部派袁振和冯乐进分别到聊城、肥城与鲁西北特委和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联系。上级党委决定,长清游击队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大队。1938年5月初,日军攻陷肥城县城,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撤至肥城边家院一带。
部队初到大峰山地区,群众有误解,粮食和物资无来源,并且处在敌重兵占据的省会济南近郊,坚持斗争之路困难重重。当时,摆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离开大峰山参加八路军;二是在大峰山就地坚持斗争。六月在大峰山岚峪村成立中共长清县委,是泰西各县成立的第一个县委。
由此,长清军民在中共长清县委领导下,拉开了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同日寇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大峰山成为泰西主要根据地之一。1938年6月成立了长清县委,县抗日大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开展了一系列对敌斗争。刚成立之初,县大队在根据地稽查日货,打击奸商。
泰西根据地在地委领导下,1939年6月成立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3月后严格控制粮、棉、油、布等物资运入敌战区,检查从敌占区严禁进入境内的物资,对敌实行物资封锁,严厉缉私,同时没收私货。
在张耀南领导下,一切为着战争胜利的总目标之下,严禁走私资敌;进行对敌经济斗争,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与掠夺;扶持和保护公营企业、合作事业和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管理市场,打击设机奸商的操纵破坏活动;指导工商业团体工作等。扶助生产,保障供给。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疯狂军事侵略的同时,又对峰山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和封锁。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抗日军民的生活需要,峰山县制定了一系列对敌经济斗争的方针和政策,发动群众,抵制日货,严禁粮、棉等重要物资资敌,限制非必需品和可以利用土货代替的外货入境,从经济上反击敌人。
在抗战初期,长清县抗日根据地为保障根据地抗战军民的需求,实行了严格的经济管理措施,比如在贸易统制中实行了根据地与根据地以外地区以货易货政策、粮食统制政策、封锁剩余土货的外出,以便在根据地内部代用。按照这一政策,对根据地内部与外部的贸易进行管制。1939年全县认真贯彻执行减租减息,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春,朱存祯等煽动封建道会门红枪会组织,投靠日伪,发动暴乱,严重破坏了党的组织和大峰山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中共长清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团结全县人民对反动红枪会进行打击和分化瓦解,至1941年彻底平息了红枪会暴乱。
1942~1943年,日伪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对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扫荡”、“蚕食”,加之连年大旱,蝗灾严重,农作物几乎颗粒不收,峰山县的抗日战争进入极为困难的时期。县委和各级党组织,领导军民顽强开展小部队活动、对敌伪的争取瓦解工作和救灾工作,坚持了根据地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1943年下半年起,县委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合理负担”、“雇工增资”、“土地回赎”运动,主动向日伪军发动军事进攻,1945年拔除了全县50余处日伪据点,解放了长清县城,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伪军罪行更加激起广大人民对日寇愤恨,青年人积极参军参战。长清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发生的系列真实故事,彰显了峰山抗日根据地在山东抗战中的重要地位。
长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打过几千次仗,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到1600多名,还有无数的无名烈士将鲜血洒在长清这片热土上,留下很多光荣不朽故事。一个个故事感染人,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真实再现那段历史,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示了长清军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和气壮山河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大峰山根据地和长清人民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需要再抛头颅、洒热血,但从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书写出属于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不凡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