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调令】
牛爱国捏着调令的手指有些发粘。那张盖着红戳的纸片薄得像蝉翼,却重得压手。赵进步的笑还挂在脸上,嘴角咧开的弧度刚好能塞进一枚硬币。
“工会干事主要负责文体活动。”赵进步从抽屉里摸出个搪瓷缸,缸身上“先进工作者”五个红字刺得人眼疼,“爱国你是老同志了,带带年轻人。”
所谓年轻人叫小孙,梳两条麻花辫,看人时总斜着眼从下往上瞟。办公室朝北,终年不见太阳。水泥地总是潮的,墙角洇出地图状的霉斑。牛爱国那张旧桌椅腿脚不稳,写字时得用左腿抵着,不然就晃得厉害。
头一桩差事是组织秋歌比赛。牛爱国连夜拟方案,钢笔尖在稿纸上划出沙沙的响声。李爱莲破天荒没催他睡觉,反倒端来一碗红糖水:“表舅说了,这事办漂亮了,转正就有望。”
比赛那日天色阴沉。各大队的社员挤满礼堂,汗味混着旱烟气熏得人头晕。赵进步坐在主席台正中央,话筒被他拍得砰砰响:“首先,请牛干事讲话!”
牛爱国攥着讲稿的手心全是汗。扩音器突然尖啸一声,台下哄笑起来。他结巴着念完稿子,最后一句“预祝比赛圆满成功”说得像问话。赵进步带头鼓掌,巴掌拍得震天响。
评分时出了岔子。红旗大队的节目本该拿第一,小孙却硬是把红星大队的分数多算了十分。牛爱国找她核对,姑娘眨着圆眼:“赵副主任交代的,说红星大队的老支书是他连襟。”
奖状发下去时,红旗大队的队长当场摔了茶杯。滚烫的茶水溅在牛爱国裤腿上,烫得皮肤发紧。赵进步笑着打圆场:“助兴节目嘛,别当真。”转身却对牛爱国叹气:“你这协调能力,还得练啊。”
月底评先进,牛爱国榜上无名。小孙倒得了个“积极分子”的奖状,玻璃框裱着挂在办公室最显眼处。牛爱国每晚还是熬夜写材料,左腿抵桌子抵得发麻。只是红糖水再没出现过——李爱莲说表舅生气了,嫌他“扶不上墙”。
深秋的夜越来越长。牛爱国常盯着窗外那棵老槐树看,树叶快掉光了,秃枝桠划破天空像裂痕。有天清早他发现树杈间有个破风筝,不知是哪家孩子丢的,残破的纸翼在风里一颤一颤。
十二月最冷的那天,工会发福利品。牛爱国分到条冻带鱼,拎着往家走时鱼尾在雪地上划出长长的痕。路过粮站旧址,恰逢麻袋车轰隆隆开过。熟悉的尘土味扑来,他忽然觉得那二百斤的麻袋,或许比工会的搪瓷缸子更实在。
拐进胡同口,看见小丫正在堆雪人。孩子举着冻红的手喊:“爸!工会好玩不?”牛爱国把带鱼换到左手,右手抱起女儿。棉袄蹭上鱼腥气,他却把孩子搂得格外紧。
雪还在下,密密匝匝盖住来时的脚印。牛爱国想起早晨赵进步说的话:“年后要精简人员,工会留一个干事就行。”北风卷起雪沫扑在脸上,像针扎似的疼。他掂了掂怀里的小丫,忽然希望这雪一直下,把路都埋了才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