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秤杆】
三月的头一天,工会办公室的挂历翻到印着“劳动光荣”那页。牛爱国却坐在医务室的白帘子后面,听厂医老周用镊子拨弄他手心的碎玻璃。
“清创得打麻药。”老周举着针管,酒精味刺鼻,“你说你搬档案柜较什么劲?”牛爱国盯着帘子外晃动的影子——赵进步正陪着局长视察医务室,笑声隔着布帘筛进来,碎成毛刺刺的渣。
两小时前的事像场热病。档案柜最顶层那箱1998年劳模资料,小孙踮脚够不着,牛爱国搬来凳子。赵进步的声音恰在此时炸响:“爱国!局长要看咱们工会规范化建设...”他慌神踩空,玻璃柜门裂成蛛网,血滴在“先进工会”铜牌上,洇出暗红的花。
现在赵进步掀帘子探进头,金丝眼镜架在额头上:“老周,用最好的药!爱国可是咱工会宝贝!”转头又压低声音,“局长说下午要看五年规划,你那手...能写吗?”棉帘落下时荡起的风里,飘着句模糊的“毕竟关系转正...”
牛爱国攥着绷带回办公室。微机室配发的新电脑正在他桌上安装,小孙抓着鼠标啧啧称奇:“赵主席特批的,说您写材料费眼。”显示屏幕幽幽反光,映出窗台上那盆蔫头耷脑的绿萝——自打从他旧桌挪来,叶子就黄了半边。
五年规划写到日落。左手敲键盘像鸡啄米,绷带缝里渗出血丝,把空格键染成淡红。赵进步进来过三回:第一回放下一盒蜂王浆,第二回指出“文体活动”部分不够翔实,第三回站着看了半晌突然说:“局长侄女在文化馆,联欢会外包给他们吧?”
天黑透时终于存盘。牛爱国揉着酸痛的脖子抬头,发现对面主席办公室还亮着灯。赵进步的身影映在磨砂玻璃上,正握着电话筒来回踱步。影子忽然定住,接着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是牛爱国去年送他的陶瓷杯,印着“粮站先进工作者”那个。
夜风刮起水泥未干的腥气。牛爱国锁门时看见保洁员在倒垃圾,废纸篓里躺着那盆绿萝,根须上还沾着他早晨浇的水珠。“赵主席说招虫子,”保洁员嘟囔着,“让换盆红掌,说喜庆。”
自行车棚的灯坏了。黑暗里有火星一明一灭,是赵进步在抽烟。“规划我看了,”烟头猛亮了下,“那个...文化馆的事加进去了吧?”突然递来支烟,牛爱国摆手时碰落了对方口袋里的东西——是医务室开的病假条,姓名栏写着“赵进步”,诊断结果栏却明显有涂改痕迹。
回家路上经过文化馆。霓虹灯牌新换了“赵氏演艺”四个字,橱窗里贴着元宵晚会照片。赵进步握话筒唱歌的身影占满整版,角落有行小字:“承办单位:工会办公室牛爱国”。雪粒子砸在照片上,那名字渐渐模糊成一团墨。
李爱莲正蹲在院门口烧东西。铁盆里堆着半斤粮票的灰烬,火苗舔过“全国通用”字样,卷起黑蝶般的残片。“烧了干净,”她眼睛被火映得发亮,“表舅调省里的文件下来了...赵进步下午来送了两条烟,说是...提前贺你转正。”
睡前小丫举着数学作业本来问:“爸,天平两边不一样重怎么办?”牛爱国盯着铅笔画的简陋秤杆,听见自己在答:“要么减掉多的,要么添上少的。”孩子困惑地眨眼:“要是没东西可添呢?”
自来水龙头没关紧,滴水声砸在搪瓷盆里,像秒针一步步走。牛爱国想起档案室那张合影——当年粮垛前称兄弟的两个青年,如今一个在秤盘这头,一个在那头。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