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目光触及洛宁县吕村林场那如波涛般翻涌的树木,置身于万亩苍茫林海之中,会发现上戈分场故县管护站的每一寸林业土地,都深深镌刻着护林员对管护区树木的深情与执着。他们,虽没有声名远扬的响亮名号,却以坚实的脚步,一寸一寸地丈量着每一片林地;他们,虽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凭借着坚守的责任心,悉心守护着这一片郁郁葱葱。
巡山之路,是林业人用脚步丈量绿色梦想的征程。晨曦初露,巡山护林的脚步声便在林区间悄然响起。护林员们背着帆布包,沿着那熟悉的路径启程,包中的水壶、干粮与笔记本,堪称他们巡山护林的“三件套”。

春季多风,护林员在林区巡护时,会弯腰扶正被大风刮歪、吹倒的造林幼苗,用土压实根部,还会在幼树四周围上枣刺,以防牛羊啃食树枝、树皮,他们如呵护自家孩子般悉心照料。
进入森林防火期,故县管护站的同志们在各自林区来回穿梭巡查,消防服常被汗水浸湿,他们一遍又一遍清理林区的枯枝败叶,深知“一个火星、一根烟头就能酿成大祸,绝不能掉以轻心”。
秋风起,落叶满地,护林员踩着落叶查看树木长势,对栎树结果、野果成熟及树木病虫害情况,都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详细标记记录。
冬日寒风凛冽,雪深过膝,护林员深一脚浅一脚巡山,防止树木被盗、名贵植物被挖、珍稀动物被扑杀。二十多公里的巡山护林路,他们年复一年地走着,将林区崎岖山路走成了守护林业的“绿色星光大道” 。

监测本,记录着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账”。护林员的帆布包中,总会装着一本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监测本,里面详尽记录着林区树木的“健康信息”。
护林员们或许并不熟知多少林业专业术语,却练就了“望、闻、问、听、切”的过硬本领。看到树叶边缘发黄、发卷,便知可能染上了蚜虫病,随即迅速摘下树叶制成样本并做好标记,送往林业局检疫室进行检验;瞧见松树梢头发黄,就会用卷尺测量树干,记录相关数据,“这般详细的记录和数据,有助于林场调整方案”。
暴雨过后,护林员们即刻冲向林区,用铁锹疏通堵塞的排水渠,“雨水若排不出去,新种树木的树根就会泡烂”。
瞭望塔上的值守更是常态,白天,他们以敏锐目光审视万亩林海的安全;夜晚,倾听风声并记录风速。即便瞭望塔信号不稳,吃饭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干粮,护林员们仍铿锵有力地表示:“坚持守在这里,只要林区安全,心里就踏实。”
这本厚厚的监测本,记录着树木的健康生长,堪称林业生态的“健康账”,每一次记录,都饱含着护林员对林区树木的悉心关怀。
培训课程是着力强化护林的“真本领、真本事”。护林员工作并非仅依赖体力,更需具备专业技能。

护林员们的技能培训学习从未间断。林场每月组织集中学习,老护林员带领新护林员开展实操演练,从病虫害识别到新型监测设备的使用,各个环节都扎实推进。培训课堂上,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图片对比,详细讲解松材线虫病的早期症状:“当松针变为黄褐色,轻轻一捏就碎,此时必须立刻隔离,并想尽一切办法抢救树木。”
实操课堂上,护林员们围绕林业新装备练习操作。过去依靠双脚巡查,如今借助林业监控,能够监测到护林员难以涉足的区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防火演练更是常态化,护林员们背着灭火器穿越模拟火场,动作标准,堪比专业消防员,毕竟“一秒钟的延迟都可能酿成大错”。
年轻护林员还教会老同事使用手机APP记录数据,“拍摄照片、视频上传比打电话快捷得多,后台还能自动分析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这些培训让护林员从“实习派”转变为“专业户”,练就真本领,成为守护森林的坚实后盾。
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保护森林资源,绝非一人之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是护林员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林场周边的村庄里,总能瞧见护林员们串门的身影,他们手中拎着林业宣传册,口中谈论着林业话题。
巡山护林时,若遇到上山采药的村民,护林员会耐心讲解:“大娘、大伯,这可是保护植物,不能挖呀,我们给您说个能挖药的地儿。”
见到孩子在林区边玩耍,护林员便会蹲下身,轻声细语地劝导:“可千万别在林区内玩火,也别上树摘野果吃,咱们得保护好树木,一点星星之火,就能毁掉万亩森林呐。”
护林员还将手机号码张贴在村中显眼之处,告知大家若发现乱砍滥伐、捕猎、违规用火等情况,及时打电话。

曾经需要反复叮嘱的事,如今已成为大家的习惯。护林员们的家常话语,将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手绘林业图,勾勒林业 “活地图”。护林员的帆布包中,总揣着几张手绘地图。其上,护林地点的 “关键地标” 清晰标注。
泛黄的地图纸上,红笔圈出往年火情的隐患点,旁注 “春秋干燥季,重点盯防”;蓝笔描绘的曲线,展现山间溪流走向,并注明 “暴雨后易滑坡路段”;黑笔则标记出珍稀树木的位置,哪棵是近百年的柏树、梭树,哪片成林区野生连翘繁多,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些手绘地图,绘就山路走向,更是护林员心中的 “活坐标”。
在吕村林场,各管护站的护林员宛如林区中苍劲的老松树,默默扎根于一线,静静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护林员的巡山之路,恰似林业生态保护的“毛细血管”,为森林输送生机;他们的监测本,犹如森林安全的“防护屏障”,时刻守护着林区安宁;护林员的学习,堪称护林本领的“升级密码”,不断提升守护能力;那句“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成为联结全社会的“安全纽带桥梁”;而他们的手绘地图,则是日常巡山护林的“精准导航”。
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唯有年复一年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绿色的赤诚。
正是这一个个平凡身影,让洛宁愈发绿意盎然,让森林的呼吸更加舒畅。林业人以最朴实、真诚的行动证明: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这,便是吕村林场护林员在平凡岗位上最自豪且伟大的担当。
作者简介:张飞,男,汉族,就职国有洛宁县吕村林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