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小延安——肖村南寨的抗战轶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红偃师”做为豫西敌后抗战的先进典范,为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最负盛名的大口镇“红肖村”、“抗日小延安”更是名震中原。恰逢南寨村群众自发集资,计划立碑纪念这段红色历史,洛阳乡贤们查阅、验证大量偃洛党史等相关资料,并走访村里老人,抢救、挖掘淹没于历史尘埃、支离破碎的抗战往事,以还原当时鲜为人知的肖村地下党浴血抗战的宝贵历史。
革命老区、红色沃土——偃师肖村地处南部山区,与当时的洛阳县、伊川县交界,山高、林密、沟深、偏僻,且四周寨墙高筑、四面环沟、易守难攻!是国民党统治者和日伪军最头痛而又鞭长末及的地方,也是偃师南坡沿山地带革命最活跃的红色地区之一,自然成为地下党偃洛县委和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等开展革命活动首选之地。
1932年前偃师虽无党组织,但肖村的李兰谷1927年在上海加入共产党,并利用他的家族影响力,经常在肖村一带活动,五肖村形成以李兰谷、李煦家族为核心的革命力量,并发展包括保长、保丁在内的多名党员,掌控了五肖村的联保政权。(特别说明:李煦(1891—1951)、乳名星联、字广吾,1891年出生于偃师县大口镇肖村后村,曾考入河南法政学堂。兄弟3人,其兄李应联,字赫臣,毕业于河南法政学堂,早年参加同盟会,与张坊、杨勉斋结为金兰之交,1912年出任汝阳县县长。其弟李方联,字兰谷,在上大学期间就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加入共产党。李煦的两个儿子李长庚和李少白都在1937年前参加了共产党。抗战初期,李煦送他们到延安参加了八路军。由于李煦先生受兄弟和子女们的革命影响,在八路军偃师工作队说服动员他出任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时,使用李煦这个名字:“意思是八路军来了,才使豫西有了光明,宛如东方升起了熙照朝日”)
1928年温健公在肖村学校宣讲、播下革命火种,1937年豫西特委领导刘道安、陈耳东、席国光、张英、何毅和南方局派的刘慧成、陈英、张琳,还有新四军派的张子俊、张建光、刘贵升等领导,都曾在肖村学校任教,从事地下党的活动,发展党员李马群、焦杰山、李文法、李文宣、李金安等,党组织和革命活动得到快速发展。
1937年及以前肖村党组织活动的中心主要集在中村和后村,但1938年以后,肖村党组织活动的中心逐渐转到南寨。1938年8月初,陈耳东调任中共洛阳地委书记。陈耳东通过上级组织争取到一笔国际友人援助中国抗日经费,同时通过进步人士集资、上级贷款形式,在肖村南寨开了个“消费合作社”,由地下党员焦杰三、李文宣等人经营。消费合作社是偃师地下党的重要情报联络站和豫西重要物资供应站,汇集、传递和交换党的秘密情报,为豫西地下党采购、调剂、运送物资,支援抗日战争、护送革命干部安全过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4年9月,南寨消费合作社地下交通员获得情报,得到日本鬼子要从寇店水泉据点出发,到大口马村报复和寻找失踪的日本人途径南寨,焦杰三、李文宣、曹子云等几个核心地下党员商议,决定召集李功银、焦庆祥、王土生等肖村抗日自卫队多人,提前勘探地形、埋伏在南寨的豹子梁山上,准备伏击日本鬼子。由于参战的人员的自制枪械技术落后,在离日本鬼子很远的时候,有一队员不小心枪走了火,日本鬼子听到枪声,立即向山上猛扑,由于日本鬼子装备精良、武器火力凶猛,肖村抗日自卫队战斗经验欠缺,抵挡不住鬼子进攻,无奈边打边撤,在撤退途中,地下党员李功银被日本鬼子的子弹射中胸膛,不幸壮烈牺牲,焦杰山、李文宣、焦庆祥三人负伤。虽说这次伏击战使我地下党伤亡惨重,但起码打击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率先开响了肖村根据地的抗日第一枪,反映了五肖村党群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在偃师南部山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944年10月22日,在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中共偃师县委的共同努力,和偃师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豫西第一个县级政府——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大口宋村成立,其中:肖村后村的李煦由皮定均司令亲请、出任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肖村南寨的李福生出任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警卫大队大队长、肖村南寨的李奇霞出任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司法科科长。第二天,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警卫大队正式在南寨成立,由于之前冀鲁豫挺进纵队司令黄宇宙交战受挫后,有一部分枪支留在了肖村,这对装备抗日县政府的武装力量贡献很大!再加上肖村群众中也有一部分枪支,警卫大队成立之初就有100多人,拥有重机枪1梃、轻机枪2梃,步枪120支,手枪7支、子弹10000多发,随后偃师县警卫大队在保卫红色政权、打击日伪汉奸和对日作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肖村及南寨群众,全民皆兵、赤心向党、星火燎原,担起豫西抗战之脊,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无论是随皮定均司令南下的肖村军人,还是留下来的地方党员,都在抗战时期不同的岗位上立下军功或做出贡献,仅党史明确记载的革命烈士有:李马群(后村人,1946年被国民党在偃师县新城西北角坑杀)、宁死不屈的八路军钢铁战士杨双喜(南寨人,1945年壮烈牺牲)、八路军某部政委李四元(后村人,1947年被捕入狱,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时年36岁)、营教导员李学诗(南寨人,1949年秦岭战役牺牲)......之所以“红肖村”是因为革命重要发源地的先辈们牺牲太多、流血太多而染红的肖村!正是因为有了“红肖村”的星星之火,所以红色革命从偃师燎原了整个豫西大地,“红偃师”、“红肖村”、“小延安”美名远扬!
目前根据中共偃师党史、组织史、偃师市革命老区发展史记载:南寨村至少有9个红色亮点(革命旧址):
1、中共洛阳地委(1938.10-1940.10驻地);
2、中共偃师县三南区委会(1938.3-1938.9驻地);
3、中共偃师县浮山区委会和偃师县浮山区抗日民主政府(1944.12-1945.8驻地);
4、洛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1944.11成立于南寨);
5、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1944.10—1945.8多次驻扎);
6、洛阳县偃洛区抗日民主政府驻地(1945.5-1945.8);
7、中共偃洛地委“肖村南寨消费合作社”(1938年10月建立);
8、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首长驻地;
9、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警卫大队成立地等。
为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缅怀老区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雄们,南寨村两委经多次向偃师区老促会、大口镇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汇报,计划在南寨村建立“抗战时期偃师县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碑及南寨村革命史迹展示室,将成为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更是一部无言的史书!愿后世瞻仰,既思先烈之牺牲,亦念今人之传承;既知和平之可贵,更砺复兴之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