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田庄纪行
文/么兰成
八月的一天,烈日如火炙烤,干热的气候令人难耐,大地像个蒸笼,家中的电风扇不停地转,却丝毫感觉不到风的凉爽,吃罢早饭,我带上孙女孙儿骑电动三轮车去了后田庄六十二烈士纪念馆和另外的孙女与孙儿会面,一块去馆内参展,瞻仰烈士事迹陈列的图片中,曲书九,这个平民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细节,我找到了年过八旬的老共产党员,原后田庄村王书记,说明来意,他认真地给我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那声音仿佛带着岁月的厚重,低沉而有力。
一九四四年的一天,二三十个鬼子带着百十个伪军,恶狼般地扑向后田庄,敌人获知八路军牺牲的连长王德林的妻子怀有身孕,为了斩草除根,敌人将村子围住,在村中寻找王德林妻子的下落,随着王书记低沉的讲述,历史的尘埃被拂去。后田庄这个只有几百人的村庄,东靠黄河故道,周边沙丘连绵起伏,只有村西道路平坦,当敌人一窝蜂地从村西涌入村,伪军小队长就催促伪庄长将各家户的大人小孩全部赶出院子,男女老少排两队站在巷道内接受敌人的盘查,并向村民宣告,谁要说出王德林妻子赏大洋十块,如隐瞒不报,格杀无论。在王德林居住的巷道,烈士的妻子也夹在人群中,身怀六甲,笨笨地随人群移动,情况万分危急,站在她前面的是自己的邻居曲书九。曲书九二十几岁,出生在前田庄村,嫁到后田庄与王德林为前后邻居,平时少言寡语,为人忠实厚道。此时,敌人把怀疑重点放在王德林巷道里,排查十分严厉,当问到曲氏时,敌人的目光像狼眼一样盯在她的面部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能察觉出隐情,每一个被盘查的人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喘,仿佛置身于生死一线。敌人见曲氏是个年轻妇女,经不住吓唬,便举起东洋刀放在她脖子上,恶神恶煞地问:哪个是王德林妻子?面对敌人的喝问,她从容答到:“不知道”。习惯性地把头向后一扭,看到王德林妻子惊惶的气色,心想,为人得讲良心,平时里我们相处不错,王德林是为大家打鬼子死的,他妻子怀的是烈士的孩子,不能说,让好人绝了后。念此,对敌人的追问,她从容回答:“没见到”。鬼子气急败坏的用刀轻轻一拉,恶狠狠的说:"死啦!死啦的"!随之,鲜红色的血顺刀口渗出,面对死亡,她大义凛然,语气陡然地说:“没见着”!
敌人见问不出什么,就举起刀凶狠的向她脖子上砍去,曲书九顷刻间倒在血泊中。为了烈士的妻儿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这悲壮的一幕,让空气瞬间凝固,曲氏的鲜血染红了巷道,为悲壮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曲书九这个平民英雄,在青春正好的年纪,为了保护烈士遗孀与遗腹子,毅然献出生命。听完讲述,我的呼吸沉重,仿佛在为曲书九那钢铁般意志和无声的呐喊默哀!心中升起了所有人心中沉甸甸的痛惜与敬仰。
解放后,烈士儿子王富军也参加了革命工作,曾任林场主任。她的救命恩人也没被忘却,她的事迹被陈烈馆中供人瞻仰,激励后人,她的牺牲换来如今烈士后继有人,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曲书九并列为六十三烈士一点也不为过,我们更应记住这位平民英雄。曲书九高大的形像在我脑海里呈现,她那坚定从容英勇就义的场面久久在心头萦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