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明史学会与安顺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明代屯堡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安顺市举行。来自全国20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7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明代卫所与屯堡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屯堡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
开幕式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高寿仙教授指出,屯堡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明史学会名誉顾问、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首席专家毛佩琦教授表示,屯堡文化研究正在成为一门显学,期待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安顺学院校长曾丽教授强调,学校将持续支持屯堡文化研究,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分组发言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旨发言、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展开深入交流。8位专家在主旨发言环节分别就卫所移民、边疆治理等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分组讨论设置“屯堡与明代移民及民族融合研究”等专题,7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讨。会议还组织专家学者实地走访雷屯、本寨等屯堡村落,深入了解屯堡文化保护现状。

分组讨论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张金奎教授在闭幕式上表示,本次研讨会深化了对明代卫所制度与边疆治理的历史认知,拓展了屯堡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安顺学院副校长杜志明教授致闭幕词时指出,与会专家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屯堡文化研究迈向新高度。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明史学会、安顺学院主办,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承办,安顺市社科联协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静 通讯员 罗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