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文/姜贝(河南)
从不攀岩
从不声张
一头把春阳
夏露裹进土壤
静默秋风翻土浪
捧出满筐秋果香
壳裹细纹藏岁月
仁实两瓣蕴温良
炒煮煎榨老少宜
寻常日子唠家常
默然饱满酿秋装
剥开褶皱的旧往
轻轻摇晃叶秋凉
朴素的房子
却能焐热
寻常人的思量
于朴素中酿温良,在寻常里藏诗意——评姜贝《花生》
姜贝的《花生》以极简笔触勾勒物象,却在字里行间织就满含烟火气与哲思的诗意,让“花生”这一寻常作物,成为寻常日子与人性温良的鲜活注脚。
诗歌开篇便立住花生的“性格”:“从不攀岩/从不声张”,用拟人化手法剥离作物的“物性”,赋予其低调内敛的人格特质;“一头把春阳/夏露裹进土壤”,以动态的“裹”字,将季节的养分与花生的生长韧劲相融,“静默”二字更衬出其在时光里沉淀的力量,最终“捧出满筐秋果香”,让“付出-收获”的过程充满画面感与治愈感。
中段转向花生的“形”与“用”,却不止于描摹:“壳裹细纹藏岁月/仁实两瓣蕴温良”,将壳的纹路与“岁月”勾连,把果仁的形态与“温良”绑定,让物象有了情感厚度;“炒煮煎榨老少宜/寻常日子唠家常”,则跳出花生本身,融入生活场景——它是餐桌常客,是家人闲谈时的陪伴,瞬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诗意落地于烟火日常。
结尾更显巧思,“默然饱满酿秋装/剥开褶皱的旧往”,以“褶皱”呼应壳的纹路,又暗喻岁月的痕迹;“朴素的房子/却能焐热/寻常人的思量”,将花生壳比作“朴素的房子”,以“焐热”这一温暖的动词,点出其核心意涵:花生虽朴素无华,却能在细微处触动人心,勾起对寻常日子的珍视与感念。
整首诗无华丽辞藻,却如花生般“默然饱满”——以物象为媒,写尽低调的坚守、生活的温情与平凡中的力量,让读者在品读间,看见寻常事物里藏着的诗意与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