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艺海珍藏》是由世界诗歌联合总会. 世界诗书画协会;澳大利亚书画家协会;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系列书画作品展览集,旨在将海内外书画大家的艺术作品,更好地集中展示给广大书画爱好者,让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发扬与传承,并以网络的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播,研究与收藏。
此活动不收任何费用,每位书画艺术家只收取六幅书画代表作品真迹画片(不收实物),本人照片,艺术简历。
世界诗歌联合总会
世界诗书画协会
澳大利亚书画家协会
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
2025.8.6
书法艺术家陈建国简介
陈建国,来自江苏如皋。父亲是位书法家、诗人,受父亲的影响从小酷爱书法,几十年如一日,一有时间就临摹、创作。重点学习二王,并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任澳大利亚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经常参展,多次获奖荣获亚太优秀艺术家荣誉。
登鹳雀楼诗。 40 x60
录自先父诗册,天上风云缘一瞬,人间成毁不湏惊。 60X40
李白诗。 40 x60
徐霞客诗。 35 X 135
杜牧江南春。 40 x60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00×60cm

《云卷云舒 心若止水》
——论陈建国大师录自先父诗册书法的生命哲学
文/ 卞荔莎(美国)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艺海珍藏书画作品展,汇聚当今名家笔墨,融入南北艺术精华。在此璀璨的画卷中,陈建国大师录自先父诗册的书法作品“天上风云缘一瞬,人间成毁不湏惊”尤为引人注目。这不仅是一幅墨香四溢的艺术佳作,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家族记忆与精神传承。笔墨间流淌着对人生变幻的深刻体悟,字字如金石,句句含哲理。让我们在静观中感悟风云变幻的从容,面对人间成毁的豁达。
在提笔落墨间,陈建国既揣摩传承父亲的笔意,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当父亲的诗句经由儿子的笔尖重新流淌,这件作品便不再是冰冷的文本复制,而成为一封饱含温度的家书,成为两代人精神对话的见证。父亲的感悟在诗句中凝固,儿子的思念与传承在笔墨中苏醒,二者在宣纸上相遇、交融,最终生长为一件充满温度与厚度的艺术生命体。
以书法艺术为视角,陈建国的笔墨与诗句意境达成了精妙呼应。“天上风云”四字笔势奔放,线条如流云翻腾,墨色似江潮起伏。而“缘一瞬”三字则收笔紧凑,字形内敛,形象地表现出“一瞬”即逝的短暂。到了“人间成毁不湏惊”,笔意转为沉稳平和,“不湏惊”三字圆润含蓄,展现出历经世事后的从容与通透。体现了书写者对诗句哲理的深刻理解:万物兴衰,皆天理流转;不惊不扰,静守本心,方能在无常风云中,归于永恒之静。
“天上风云缘一瞬,人间成毁不湏惊。”这两行墨迹流淌的不仅是一家之训,更是一种穿透时空的生命智慧。这幅作品之所以动人,在于它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转化为哲学思考的载体,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中的短暂与长久、变化与恒常。生命就像天上的风云,虽无法掌控,却正因为这份无常,才显得格外珍贵。只要内心保持一份平静,我们便能在时光荏苒中,体会到那份不因得失而动摇的从容与安宁。
“天上风云缘一瞬,人间成毁不湏惊。”传达了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当陈建国以沉静笔触录下先父诗册中这十四字时,墨迹间流淌的不仅是书法的筋骨风神,更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精神世界的深情凝望,以及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这件作品以笔墨为桥,将个人记忆、家族文脉与人生哲思熔铸为一,在黑白分明的宣纸之上,奏响了一曲关于短暂与永恒、变易与从容的悠长和鸣。
天外风云幻亦真,
毫端万壑自嶙峋。
百年纸字凝家训,
一脉龙蛇溯晋秦。
霖雨犹存当日色,
春秋未改旧时醇。
墨干香在留前韵,
薪亮光传有后人。
卞荔莎(海霞)Written in Connecticut west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