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雨初歇 秋凉踏来
(散文)
作者:吕守军
2025年8月24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徐州新城区还浸在夏末残留的温热里。我像往常一样往峨嵋路去,打算沿着张屯河绕到昆仑诗词公园晨练,裤脚刚沾着路边草叶上的露水,雨就悄没声息地落下来了。
是立秋后的第一场雨。没有夏日常见的雷暴架势,就那么细细密密地斜织着,打在张屯河的水面上,漾开一圈圈碎银似的涟漪。先前伏在河岸边的蝉鸣像是被这雨浇哑了,只剩雨丝拂过柳树叶的沙沙声——那些柳叶先前被暑气蒸得打蔫,此刻倒舒展开来,叶尖坠着的水珠晃了晃,滴在青石板路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晨练的人们倒没急着躲。有位推着婴儿车的阿姨停在河边的廊亭下,掀开小毯子让车里的娃娃看雨,娃娃伸出胖手想去接,惹得阿姨笑出了声;不远处有两个打太极的老人,依旧慢悠悠地抬手、转身,青灰色的太极服沾了薄湿,动作却比往日更舒展,像是这雨把浑身的燥热都涤开了。我也放慢了脚步,任雨丝落在额头上,凉丝丝的,先前被晨光晒出的微汗一下子就收了,连带着心里头那点夏末的焦躁,也跟着轻了不少。
等走到昆仑诗词公园时,雨已经停了。东边的云缝里漏出点阳光,斜斜地照在公园里的诗碑上,碑上"荷风送香气"几个字被雨水洗得发亮。草坪上刚冒出来的野菊沾着水珠,黄灿灿的一小朵,倒比平日里更精神;靠近木栈道的地方积了一汪浅水,映着天上的云影,还有几只麻雀蹦跳着去啄水,翅膀扑棱一下,溅起的水花落在栈道的木纹里,转眼就不见了。
晨练的人渐渐多了些,环卫工拿着扫帚扫落叶——是被雨打下来的树叶,浅黄带着点绿,铺在地上像层软毯。我沿着栈道慢慢走,脚踩在微湿的木板上,能闻见木头混着青草的腥气,这是夏末从来没有过的清爽。先前总觉得这个夏天长得没有尽头,柏油路被晒得发烫,傍晚的风都带着火气,可就这场雨过后,风里忽然有了点不一样的意思,掠过脖颈时不燥了,吹在脸上时,竟有了丝怯生生的凉。
走到公园尽头的拱桥时,晨光已经亮得晃眼了。桥下的水顺着石缝往下淌,叮咚响着像串碎玉;桥边的石凳上,有老人正弯腰拾被雨打落的石榴花,艳红的花瓣沾着水,捏在手里软乎乎的。我站在桥栏边往下看,张屯河的水映着天光,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忽然想起方才路过的柳树上,有片叶子正往下飘,打着旋儿落在水面上,跟着水流慢悠悠地漂——就像这夏天,好像也没那么难舍,被这场雨轻轻一推,就顺着时光的河,慢慢漂远了。
倒是这雨后的秋晨,空气里飘着草木的香,风里带着浅浅的凉,让人走得慢了些,也看得细了些。原来日子转场时,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就藏在一场不期然的雨里,藏在叶尖的水珠上,藏在晨练人舒展的眉眼里——轻轻巧巧的,就把秋的清爽,递到了跟前。
吕守军,男,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人,文化学者,曾任职于双沟镇人民政府报道员、文化站站长等工作。曾撰写新闻稿件和摄影作品刊登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徐州日报》等报刊杂志800余篇(副),曾多次获奖。2015年、2016年、2021年先后出版摄影作品集《美丽双沟》、《美味双沟》《名镇双沟》《我和党旗合个影》等系列书籍。现任睢宁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睢宁县作协会员、睢宁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双沟分会主席、双溪书院院长,文化驿站站长,中共睢宁县第十三次党代表,双沟镇第十八届、十九届人大代表。现专业从事《双沟镇志》的编纂和文史整理工作。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