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春风化雨》
第一章 (6)
作者:桑民强 朗诵:花仙子
小迪父亲坐在儿子床前,昏昏沉沉地想着,突然,小迪醒了,轻轻唤了声:“爸爸”,他忙扭转身去,一双小眼睛充满了同情和内疚,他被望得有点悲兮兮的,“你怎么回来了?”他问儿子,小迪没有回答,他其实也不想听儿子的回答,真实和虚假的回答都会令自己伤感的。谁知小迪突如其来的话更使他失去招架之力。“爸爸,你能答应吗?”儿子小心谨慎地问,“答应什么?”“您以后不要再到学校里来了。”说完这一句,小迪急忙懂事地把头扭开去望着墙上的画,他不愿看到父亲的尴尬相,“好的”,伴着一声低低的叹息,父亲艰难地应了一句,除了这样,还能怎么样呢?
妻子还没有回来,趁着现在睡觉前,抓紧写一点东西,父亲轻轻带上儿子的房门,急走几步,捱到桌前按亮了台灯。只有潜心于创作时,他的负罪感才会减轻一些,他想用成就来掩盖自己的先天不足,也用荣誉来涂抹幼儿心灵的创伤。尽管这条道路多么地艰难,但他决心干下去。
小迪背着书包出了家。清晨,有一层朦胧的簿雾笼罩着这临河的县城,使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这倒有点象小迪的心情,他说不准是脑壳里那团迷糊溜了出去,使县城变得这般朦胧,还是那雾气窜进了脑壳,使原来清淅的神经变得模糊了。那颗夹在两山间的红气球在远处诧异地盯住他,或许它在纳闷儿,原来总要爬到山顶上才见小迪出现在上学路上。敢情是开学第一天,小迪心里激动,想第一个跨入校门。那停在河边的菜船正发火烧饭,满舱鼓嘟嘟的大白菜上是厚厚的一层霜花,它们是连夜从乡下运来的,见小迪背着个书包,烧火的大嫂唠叨:“孩子念书也有我们乡下人赚钱般辛苦,这么大清早就起来了。”小迪被这位穿着棉背心的大嫂说得心里有点酸溜溜的。往常,他出来路过河埠,已经有城里主妇在船头买菜了,今天是早了点,街上还很难见到背书包上学的同伴。小迪裹了裹棉衣,感到有些冷,不知是天气,还是心里有这寒丝丝的感觉,不知怎的,这个寒假,他希望长一些,在家里显得自由自在,轻松愉快。他喜欢一个人默默地看点书,也看点电视。偶尔也上街,上街也比学校里自在的多,没有那种压抑感,没有同学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他讨厌这些,也害怕这些。所以他希望寒假长一些。昨夜,当他想到今晨要到学校里去,心里隐隐有些难受,但难受归难受,上学总归得去。而且小迪心里明白,越是去得迟,越是倒霉,那时同学们都陆续到了,新学期第一天,大伙重又聚首一起,饶舌的丫头们自不消说,那二十天的假期趣事说三天三夜也不厌多。就是不屑靠嘴显能的少男们也会有不少可供炫耀的东西拿来吹一通的。肯定要谈论寒假的见闻,而自己由于那夜父亲参加了家长会,一定引起不少同学的兴趣,自然有可能成为谈论的热点,众所矢之是无法招架的。倒不如早一点去,同学们总还不止于当着你的面谈论你的不太光彩的事。
学校大门已经开了,门口一块黑板上写着两个很花哨的“欢迎”,只是情景显得有点凄凉,或许早了些,等会儿校长说不定会率全校教职工列队欢迎学生的。去年,就是这样做的,那个脸上瘦得没有半两肉的教导主任,总是从镜片上面翻出两道阴冷的目光瞟瞟他,那被洋鼓洋号鼓起来的欢乐被这勾勾的眼睛吸得个尽光。小迪边想边沿着冬青树修剪整齐的“六一”大道向里走,他所在的班级一直在里面,他好像没有了开学第一天应有的那种激动和欢乐,孤单单地向里走着,走着。旁边有个小树林的教室就是他所在的班级,此刻教室的门还锁着,门口空荡荡的,杳无一人。小迪又怪自己来的太早了一点,变成全班第一个到校的人,那个好事者得知后若渲染一番,又该变成有咀嚼味的新闻了,别人问:“谁第一个来?”“是小迪”。嗨,大伙儿的注意力又会集中起来了。他正在考虑是不是先出校去河边转悠转悠怎么的,以寻找一个最适宜的时刻来到教室时,背后有人喊:“喂,你这位同学是不是五乙班的?”他回头一看,终于发现小树林里有着一辆手摇残疾人车,上面坐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子,他那长长的黑眉,挑战似地扬着,那俊秀而内蕴丰富的眼睛友善地闪烁着热情的光,坚毅高耸的鼻子,以及额前那绺不安分的黑发,又给人一种浪漫而不甘羁驾的形象。只是可怜,两只细小而软弱的脚无力地挂在他那强健上部的下面,形成一幅滑稽可笑的图画,他身边也放着个书包,看来也是个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