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包学军,女,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社会工作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杭州市西湖区作家协会会员。首届杭州(日报)发布十佳金笔杆奖。西湖区“阅读第一区志愿讲师”。从事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二十余年,曾任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工作者协会会长 。
我的同学们(二)
这届同学会组委会太能煽情,有点费感情,让人揪心让人爱。
一直以为理科生沈班长是睿智而理性的人,同学会的策划安排,让我们看到他感性和柔情的一面。
当同学会进入拆盲盒回答问题的环节,情趣荡漾就此展开。
在门口签到处,同学们各自随意抽取一个封着的盲盒信封,正式开始后,会场大屏幕上随机抽取答题顺序,这个环节大约持续二个小时,让你等待、让你好奇、让你心动、让你煎熬,终于,让你按捺不住。
等待其间偷瞅一眼不算违反规则吧。
于是,有的同学一边小心翼翼拆封条,尽量让封条保持完整,瞒天过海来还原;有的同学偷瞄四周,发现主持人没有注意,声东击西,赶紧打开信封瞅几眼题目。
那份拘谨与兴奋,像极了,学生时代考试时偷瞄同桌答案的少男少女,怕被老师发现的自己;像极了,抄写前排后排同学的答案,又怕对方拒绝的那份忐忑不安的心思,得逞后的窃喜和庆幸。
“这个环节,好似让我们体验和回味了学生时代难忘的一幕,重拾起久违的那份快乐回忆”小泉同学笑着说。

恍然中,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间充满青春味道的教室里。
哒哒哒,老师的脚步声从教室外传来,越来越近,原本沸腾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那些打闹的男生赶紧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意犹未尽的女生也连忙暂停聊天,嘴里偷偷含着还未下咽的零食。
只见英语老师快步走上讲台,拿出课本,环视教室一圈后说“现在开始听写”。
有的同学信心满满、充满期待;有的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却万马蹦跳;有的左顾右盼,寻找“小目标”;还有的小声嘟囔起来,“哎呀!我怎么把今天要听写的这件事给忘了呢。”“什么?英语听写?我怎么好像不知道?”……
还没等有些同学做好心理建设,老师已经开始念第一个词语了。
大家手忙脚乱的拿出听写本子,顺手拿起桌上的笔写了起来。
危急时刻,有的同学把卷子放到文具盒上,使劲挺着背,脑袋不动,眼睛使劲向两边扫描,让自己看起来在认真检查卷子。
万事俱备,只欠时机。待老师稍微调整姿势,迅速假装找橡皮擦,身子往一旁歪成小山坡;遇到不配合的同学,只能放弃第一方案,假意托着腮帮子,眼珠骨碌碌转着找空隙,立马向前后排瞟去,如果第二方案还是失败。只能实施最后一个方案了,把卷子放到桌子上,头稍微低下来,翻出抽屉里的书本,往下瞟,只可惜平时不用心,不熟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不知在哪一页”,于是,急中生智,抄一个差不多的词语,总比空着强。
同学会现场,建民同学还分享了一个学生时代英语考试的故事,更是让大家笑着笑着,突然表情凝重起来。
彼时的我们,以为这样的场景会反复上演,以为青春漫长无尽头。待回首,才发觉那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片段。那些考试时的小作为,试卷上的字迹,都成了回不去的曾经。时光匆匆,曾经想快点过去的日子,如今只剩无尽怀念。
盲盒里的互动题库,都是沈班长精选的催情题。
“我的十年经历了什么?有啥要说?”
银妹同学用略显沙哑的声音说起她的十年。
银妹同学人如其名,学生时代活脱脱就是一位甜妹子,拥有银铃般的嗓音、银铃般的大眼睛、银铃般的小梨涡。
三十年同学会后,她的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后来动了大手术。如今有些沙哑的嗓音,是手术后遗症。
苦难不是终点,而是让生活绽放精彩的起点。苦难是一种修行,岁月是一种沉淀。
银妹同学现在身体恢复如初,气质如兰,反倒更显韵味。
过去十年,我经历过至亲的离别,我的96岁的父亲在我的生日离开,离开的时辰也一样。那一刻,我没有眼泪。从此后的10年,我从未过过生日。后来,有时候突然听到一首歌,听到一个称呼,看到一段话,看到一个背影,10年了,以为自己不会心痛了,只是不知道在哪一个瞬间,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了。
没有任何一段时间有这个十年如此深度,它承载了太多的人生故事。
见证了很多同学儿女的结婚现场,看到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新生命的诞生,这就是希望,这就是传承的美好吧。
岁月如风,轻拂过脸庞,带走了年少的热烈,却留下了成熟的淡然。
我们的世界里,有些人来过,在依依不舍中渐行渐远,尽管我们不喜欢告别,依然会有别离。或许只为一季花事的约定,有些花儿的美好模样,绽放在彼此心上各自芬芳,最终繁华了我们的流年故事。
“这些美好的校园故事,道尽了我们青春的回甘和牵挂。”最后,引用学生时代班花陈勤同学的这番话。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