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章 德碑裂痕惊天地 百世因果现真章
寒露时节,钱塘百姓忽闻江畔传来裂帛之声。众人惊见"百世德缘碑"从中裂开一道细缝,碑文"百世"二字竟渗出淡金血珠!更奇的是,张家新生婴孩连夜啼哭,医馆药杵无故折断。
怀瑾夜观天象,见文昌星旁生出灰色彗星;念祖查遍医典,发现祖传《医心录》末页浮现血字警示:"德脉将断,魔根未除"。原来当年魔尊溃散时,竟将一丝本源魔种植入碑中,经十年孕育已成气候。
济公醉醺醺踢开张家大门:"莫慌莫慌!和尚我早算着有此一劫。"他掏出个油腻腻的狗肉包塞进碑缝,"先拿这个堵堵!"说也奇怪,碑身血珠立止,婴孩破涕为笑。
当夜济公才道出真相:此非灾劫,而是张家百世功德圆满之兆。"德碑裂而重生,如凤凰涅槃。待新碑成时,自现'千秋德缘'四字——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
第二十六章 千秋德缘证大道 人间至味是清欢
重修德碑需集"四象真意":仁医金针、圣贤墨宝、百姓祈愿、天地灵气。念祖以金针刺穴引动地脉,怀瑾率学子誊抄万卷《道德经》,当年受恩的百姓纷纷献上家传信物,星蒙先生更引来北斗淬碑。
最后关头,魔种突然反扑,碑身剧烈震动。济公跃上碑顶,扯破袈裟露出胸前"卍"字金光:"魔崽子!可知何为千秋德业?"但见金光中显现无数画面:张明义冒雪采药、张宝田散财跪雨、双子破魔护道...历代善举汇成金色洪流。
魔种在功德海中消融刹那,新碑轰然成型!碑文不再是镌刻,而是由星光与愿力自然凝聚成的"千秋德缘"四字,阳光下流转七彩光芒。
庆功宴上,济公却捧着碗青菜豆腐吃得香甜。众人不解,活佛笑道:"瞧见没?百世修行、千秋功德,到头来最难得的还是这碗'清欢'。"说着将豆腐往天上一抛,化作万千星光洒向人间。
自此,钱塘百姓每至清明便来碑前分享家常菜,谓之"传德宴"。而张家子孙无论漂泊何方,只要心存善念,便能在梦中见到那座永远闪耀的功德碑。
(全卷终)
——
《济公逍遥遊之百世德缘》后记
戊戌年荷月,余访钱塘故地。见西湖烟雨依旧,雷峰塔影斜照,忽闻稚子歌谣: "破扇摇摇度尘寰,狗肉穿肠佛心宽。 金针绣出千秋德,诗书漫卷百世缘。"
循声至江畔,见"千秋德缘碑"前,总角小儿正以沙土临摹碑文。问之,乃张家第十代孙,名继祖,年方六岁已能诵《了凡四训》。小儿指碑侧隐处:"此有济公爷爷留的哑谜。"细观之,乃一酒葫芦刻痕,内藏四句偈语: "德缘百世非虚言,千秋功业在眼前。 莫问前程几多重,且看来处可心安。"
忽有醉翁踏歌而来,破扇招摇似曾相识。追及断桥,人踪已渺,唯见桥墩新苔拼成"日日好日"四字。归而夜梦,见济公倒骑白鹤笑曰:"痴儿!德缘岂在碑碣?且看——" 扇指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医馆学徒彻夜捣药,书院蒙童晨读《论语》,农人分秧时哼着劝善谣...无数微光汇成星河,比碑文更璀璨千百倍。
醒时月满西楼,忽悟济公点化:百世德缘不在惊天动地处,恰在日行一善的寻常光阴里。遂记此篇,愿与诸君共证: 德非远求,即在当下; 缘非天定,乃由心生。 济公逍遥处,原是人间烟火中。
——岁在甲辰仲秋 钱塘散人记于明德书院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