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醒
序章:英魂永驻,铭记历史沧桑
青山肃穆,雄壮的国歌在岳阳市经开区黄峁大山山谷间久久回荡,仿佛是英烈忠魂对民族不屈抗争的深情颂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8月1日,岳阳市岳阳楼区奇家岭街道办事处的一群特殊访客——20名曾退役、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兵,怀着对“四三”惨案烈士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四三”烈士纪念碑前。他们默哀、祭奠,敬献花篮,用最朴素的方式,向英雄先烈表达着无尽的哀思与敬仰。
第一章:惨案初现,历史风云骤起
史载惊变:“四三”惨案揭开序幕
1950年4月3日,一个本应平凡的日子,却因岳阳县第一区区工所院内的一声声枪响,而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篇章之中。10名区工所武装干部在殊死搏斗中英勇倒下,同时遇害的还有一名来自城陵矶农会的办事干部。那一刻,悲壮与惨烈交织,定格为“四三”惨案的永恒记忆。
此案因事发岳阳县洪山头,故又称洪山“四三”血案,或洪山“四三惨案”,其名之重,足以震慑人心。
惨案概览:反革命暴乱的惊天一幕
据史料记载,当日,岳阳县一区区工所(现康王桥)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省乃至全国的反革命暴乱。以胡坤为首的匪徒,勾结潜伏在革命队伍中的内奸,窃取区中队枪支后,疯狂杀害区干部与农民,伤人绑架,劫枪夺弹,其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
然而,关于“四三”惨案的具体记述却极为简略,仅有百余字。除知整个惨案系匪首胡坤精心策划外,其余细节皆隐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第二章:深入探访,揭开历史面纱
记者行动:多地走访,还原真相
十一烈士何以献身?洪山“四三”惨案是如何酿成的?带着这些沉重的疑问,记者踏上了探寻真相的征程。
2022年7月28日至30日,记者连续驱车百余里,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先后走访了“四三”惨案的发生地——平地、康王、奇家岭、城陵矶、黄峁大山脚下等地。他们采访了20多位知情者,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角度获取了关于“四三”惨案的第一手资料。部分资料得到了相互佐证,至此,洪山“四三”惨案的始末逐渐清晰起来。
第三章:暗流涌动,新政遭遇挑战
作威作福:报复新政权政府的阴谋
1949年7月,岳阳和平解放,南下干部与解放军官兵同岳阳人民一道,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开荒造地等生产运动中。岳阳县第一区工所武装部队正夜以继日地工作,迎接即将全国解放的新中国。
然而,在这片热土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悄无声息地涌动。国民党残渣余孽和社会惯匪、流氓、地痞过惯了奢靡生活,不甘心失败,他们以地方匪首为核心,组成反革命武装,继续与人民为敌,妄图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
制造“四三”惨案的罪魁祸首胡春台和胡坤,原是国民党岳阳县自卫大队的两名营长,又系叔侄关系。他们死心塌地与新成立的第一区工所为敌,无恶不作,血债累累。
解放前夕,这些地痞、流氓、匪徒在匪首胡坤的带领下,积极充当岳阳反共头子、尤以逃台的伪专员王翦波的爪牙。他们潜伏下来后,仍坚持与人民为敌,干尽坏事,暗中积蓄能量,妄想变天。
第四章:双面人生,祸根深埋民间
臭味相投:烧杀掳抢称霸乡邻
台湾专员王翦波逃台之前,即令胡匪部分敌特分子潜伏下来,发展匪特组织。他们与当地共产党区工所套近乎,有的成功潜入了刚刚成立的区工所。这些敌特分子明着积极干事,暗里收集信息、输送情报,在清匪反霸等运动中扮演双面人物,欠下了当地群众不少血债。
解放初,匪首胡坤见势不妙,一方面组织武装力量伪装向人民投诚;一方面暗中网罗残匪伺机暴动。他们乘岳阳县第一区区中队刚组建成立、立足未稳之际,开始疯狂反扑。匪徒刘湘涛、任笃初、刘世文3人隐瞒身份秘密潜入新成立的第一区中队,并博取了分队长、情报组长、班长等重要职务,暗地里为颠覆新政权埋下祸根。
当时,由于我党政策开明,匪首胡春台、胡坤等假以弃暗投明的旧军人均受到宽大处理。然而,这班匪首劣根性不改,心里盘算着随时伺机行动。加之新成立的第一区区工所大部分是南下干部,对他们假意投诚持有信任感,忽视了监视和掌控,给潜入队伍的敌特工过于信任,放松了警惕性。
匪首胡坤等依托地域熟悉的条件,经常乘其不备私下带其匪徒打家劫寨,妄想坐大。他们给当地我党刚成立的第一区工所使绊脚,劝导农民抵制农业生产、煽动地方族长带头抵制上交公粮和牲畜,致使当地农业生产等工作开展滞后,新政权的工作陷入被动。
第五章:精心布局,暴动一触即发
精心策划:伺机锁定下手的区工所
匪首胡坤精于算计,有小诸葛之称谓。他们网罗的匪徒在第一区工所眼皮子底下仍长时间横行乡里,或隐身山林湖泽,或以区工所干部身份出入公共场所暗地里为非作歹。
匪首胡坤、敌特刘湘涛等获取双重身份后,长时间的与第一区区工所明争暗斗。加之匪首胡坤早已经安插了得力干将加入了新成立的区工所,他们对第一区区工所的工作情报了如指掌。于是,他们开始精心策划密谋,首选血洗新成立的第一区工所。
匪首胡坤更是心狠手辣,见时机日渐成熟,开始频繁与地痞流氓勾结,与地方残渣余孽为伍,与台湾特工潜伏的敌特旧部密商串通地方反政府武装分子,企图借助日益暗中扩大的武装力量,决定发动一次突袭第一区工所的目标,抢夺枪支弹药。
1950年3月26日,匪徒们在胡坤家集会大摆宴席,招募残渣余孽成立反革命武装组织——湘鄂赣闺边区剿共总部。匪首胡春台自封司令员,胡坤、李高峰任副司令员,方朝盘任书记长,黄菊秋任副官(政治部主任)。
同时,由匪首胡春台出面唆使原国民党团长李炳锡等在临湘县纠集旧部组织反革命地下武装。匪首胡坤借助双重身份还在岳阳县秘密串联一批土匪旧部和恶霸地主,借此相互策应壮大声势,密谋伺机在两地同时发动反革命叛乱。
第六章:暴动实施,血染区所悲歌
暴动骤起:精心策划的反革命叛乱
当年3月底,胡坤纠集同伙10多人再次在白湖寺家中召开反革命暴乱秘密会议。会上与招募的残渣余孽称兄道弟划地为营。国务党敌特务刘湘涛等向匪首胡坤提供了第一区工所党政干部及区工所中队武装人员武器装备情况及工作日程以及住地的去向。
匪首胡坤分析认为,第一区工所区中队虽有指战员60多人,但居住地分散,一部分在白湖寺垦荒生产;一部分随同工作队到各村开展减租减息和反霸运动,留守在区工所的人手较少,有机可乘。加之有潜伏在区工所中队几名敌特互通情报,形成了里应外合,十分有利于匪徒发起针对性的暴动。
经过匪首等连夜策划,制定了具体两套行动方案:首先设法夺取一区工所中队枪支,得手后再攻打第一区政府,抢夺公粮,摧毁农会。之后夺取第三、第六区工所中队武器,再会合李炳锡率领的叛匪,攻打岳阳和临湘县城。
如顺利得手,即与港、台敌特分子王翦波等联系,寻求支援,进而同区工所长期对抗为敌。
而此时,第一区工所对其匪首等划的突袭行动毫不知情。第一区工所武装干部仍全力投入清匪反霸等群众性运动,坚持每天下乡村做群众思想工作。按照减租退押的有关政策,责成胡坤退还佃户部分钱粮(胡坤在解放前夕购有良田20亩)。匪首胡坤早已经憋不住这口气,乘匪首司令胡春台去临湘策动叛乱之机,当即以此为契机自作主张,决定提前发动叛乱,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席卷而来。
第八章:血火淬炼,英雄浩气永流传
八、暗夜诡谋:匪特勾结酿惨祸,兵分两路险象生
1950年4月2日,夜幕如墨,寂静中暗藏着汹涌的杀机。在隐秘的角落,匪首胡坤与内奸刘湘涛等人密谋,他们的眼神闪烁着贪婪与凶残,妄图通过窃取枪支弹药、追杀干部,将新生的革命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
4月3日早饭后,阳光看似温暖,却难掩即将到来的血腥。敌特工刘湘涛施展调虎离山计,以治病为由将第一区工所中队副指导员蔡玉芬骗离驻地白湖寺。上午9时许,天空乌云渐聚,打入第一区工所的敌特工刘湘涛又以工作为借口,命令战士们去白湖缎山上开荒,且只准带锄头,枪支留驻地由内奸看守,战士们虽心存疑虑,但仍照做了。
上午10点许,匪首胡坤率领17名匪徒如鬼魅般窜到第一区区中队生产基地。在敌特工刘湘涛的暗中配合下,他们顺利窃取了区中队的18支步枪和1支手枪。随后,胡坤得知主持全区工作的第一区工所区委副书记孙锁成单独去了西塘,便命十几名匪徒兵分两组,一组追杀蔡指导员,一组追杀孙锁成,一场血腥的灾难就此拉开帷幕。
九、恶徒猖獗:穷凶极恶施暴行,区所激战血成河
吃过午饭后,匪首胡坤带着众匪窜至康王桥,与第一区中队6名内奸会合,持枪匪徒兵力增至23人,对驻守在第一区工所的武装人员形成绝对优势。他们摩拳擦掌,准备乘势偷袭第一区工所。
下午4时许,天空阴沉压抑,匪首胡坤率领众匪追至驻康王桥李家大屋的第一区工所。他命令10名匪徒在区工所附近设下埋伏,切断区工所与外界的联系电话线,将区工所团团包围。
匪首胡坤带着13名匪徒围住一区区工所院外,敌特叛徒刘世文、李美盘等率先持枪冲进院内,控制了二楼木板楼梯出入口。此时,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老天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悲剧哭泣。吃了晚餐的第一区工所15名留区干部毫无戒备,敌特工刘世文直冲区干部住所院内,遇到县公安局侦察股长王良玉,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王良玉当场牺牲。
院内顿时枪声大作,区中队队长张三来左臂被枪打伤,但仍强忍剧痛控制楼道上口,与其他房内的干部据守住房内,借助房间掩体与土匪展开殊死枪战。激战约半小时,区工所因子弹全部打光陷入绝境,4人壮烈牺牲。
枪战结束后,匪徒担心楼道左跑道楼上仍有埋伏,隐身躲藏。此时,城陵矶一农会干部前来区工所办事,被躲在大门进道上的匪徒搁倒在地,操起木棒与匪徒扭打,最终因匪徒持有枪支惨遭毒手。
在敌特工刘湘涛的命令下,匪徒纷纷窜上二楼,绑架了区干部谭金伦、文书杨国仕(女),还击倒了冲出房门观察情况的区青年干部谭子贵。而二楼北方向楼上还有区干部4人,因敌特特工刘湘涛提前安排人偷走他们房间的枪支,仅剩侯国珍一人随身持警备手枪一支,他们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十、殊死搏斗:区工所干部的壮烈反击
面对穷凶极恶的匪徒,区工所的干部们毫不退缩。在二楼北方向的房间里,侯国珍手持仅有的一支警备手枪,眼神坚定而冷静。其他三位区干部也利用房间内的桌椅、柜子等作为掩体,与匪徒展开激烈枪战。子弹在房间里呼啸而过,打在墙壁上溅起阵阵尘土,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当子弹即将打光时,侯国珍大声喊道:“同志们,跟他们拼了!”他们捡起身边的木棍、椅子等物品,准备与冲上来的匪徒进行近身搏斗。侯国珍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用枪托狠狠地砸向从窗户翻进来的匪徒头部,匪徒当场倒地。其他匪徒见状,更加疯狂地涌了上来,但区干部们团结一心,用尽最后的力气与匪徒展开了殊死较量。虽然最终他们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勇行为为其他同志的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十一、余波追凶:惨案之后追穷寇,正义审判终昭雪
惨案发生后,整个岳阳地区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为纪念在岳阳县“四三”惨案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岳阳县委、县政府在一区及县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会场上,鲜花簇拥,哀乐低回,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悲痛和愤怒。还派员前往牺牲的7位南下干部老家山西等地对死难家属进行慰问、抚恤。11位烈士孙锁成、王良玉、侯国珍、王应德、彭光朝、马宗廷、李梓清、康镜秋、陈海泉、谭子贵、连同成的忠骨安葬在康王桥黄峁山下。
“四三”惨案发生后,一区区工所杨区长等决定全力追捕缉拿匪首、匪徒。他们组织了精干的追捕队伍,四处搜集线索。1954年,即将逃离香港的匪首胡春台、胡坤被群众揭发逮捕,其他参与暴行的21名匪徒相继落网。当年下半年,沾满人民血迹的刽子手胡春台、胡坤等匪徒在万人宣判大会上被处死刑,立即执行。正义得到了伸张,人民的愤怒得到了平息。
十二、精神永续:先烈遗志励后人,砥砺奋进新征程
“四三”惨案虽已远去,但烈士们的精神却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烈士们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烈士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以实际行动践行烈士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将烈士精神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观革命纪念地等方式,深入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社会都要形成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氛围,让烈士精神深入人心。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以烈士精神为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