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作家李亚光‖搅团香韵,陕地风情‖转自公众号:西府新传奇
搅团香韵,陕地风情
●文/李亚光
在广袤的中国美食版图上,陕西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而搅团,这一承载着陕西人民无数回忆与情感的传统美食,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面搅乾坤香满灶,仗镟岁月暖盈门。”这幅对联,宛如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将搅团制作的奇妙过程与它所带来的温暖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搅乾坤香满灶”,描绘的是搅团制作时那热火朝天的场景。制作搅团,是一场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将面粉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中,同时手持擀面杖或特制的搅团棒,快速而有力地搅拌。这可不是一般的搅拌,正所谓“搅团要好 72 搅”,每一次搅拌都倾注着制作者的用心。随着不断搅拌,面粉与水逐渐融合,面团在锅中翻滚跳跃,仿佛搅动了乾坤。热气腾腾中,面粉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钻进每一个角落,让灶间充满了诱人的味道。
“仗镟岁月暖盈门”,则体现了搅团所蕴含的深厚情感。“镟”在陕西方言中有旋转、翻动之意,形象地描绘出将搅好的搅团从锅中盛出的动作。这一勺一勺盛出的,不仅仅是美味的搅团,更是岁月的沉淀,是家庭的温暖。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的搅团,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那份浓浓的亲情与温馨,盈满了家门。
特别是在烟花三月,北方头镰韭菜鲜嫩欲滴,与搅团堪称绝配。头镰韭菜吸收了春日的阳光与雨露,鲜嫩多汁,香气浓郁。将其切碎,洒在金黄软糯的搅团上,再浇上精心调制的酸辣汤汁,一口下去,搅团的软糯、韭菜的清香、汤汁的酸辣在口中交融,奏响一曲美妙的味觉交响乐。
在陕西,谁家的搅团好不好吃,确实可以探索出这家媳妇的锅灶水平。搅团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制作者的耐心、技巧与经验。从面粉的选择,到搅拌的力度与节奏,再到搭配的调料,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个擅长制作搅团的媳妇,必定是用心经营家庭、懂得生活滋味的人。
搅团,这道陕西的传统小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陕西地域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对家庭温暖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简介】李亚光,陕西麟游人,现客居美国。李亚光的人生履历丰富而多彩。他1970 年参加工作,在北马坊煤矿、麟游县酒厂等留下过奋斗的足迹。1976年毅然投身军旅,1980 年退伍后在麟游县总工会工作直至退休。
李亚光对文学满怀热爱,创作之路从未停歇。早年,他的才华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大放异彩,散文、报告文学、法治文学等佳作频出。其散文荣膺陕西省报告文学散文征文一等奖,法制文学作品不仅获省级一等奖,还被纳入未来出版社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课文。此外,他的众多新闻稿件在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亮相,多篇斩获省、市一、二、三等奖,尽显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与旺盛的创作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