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校园春秋”

技师学院的退休教师们,自己建了个‘校园春秋’群,里头就藏着这样的情与暖。他们以数十年共事积攒的情分为基石,用真心搭建相聚桥梁,让退休后的日子因这份友情愈发有滋有味。这群可爱的退休教师,有深耕专业领域、传道授业的知识传播者,也有默默耕耘于行政管理岗位、保障学校有序运转的管理者,他们在退休后齐聚一堂,续写着深厚的情谊。
这个微群宛如一汪清泉,缓缓流入他们闲适的退休生活。相聚时,美食是开启话匣子的钥匙,但他们的话题远不止于口腹之欲。商业体里新餐馆不断推陈出新,西南通铜锅里,薄如蝉翼的涮肉在沸汤中翻腾,蘸上麻酱送入口中,鲜美的滋味里带着"一起尝鲜"的雀跃;街角那家老味道餐馆同样令人难忘,一口下去,唤醒的是岁月的记忆,也是"还记得当年学校集体聚餐的情景吗"的共鸣。饮食之中,藏着他们以真心相待的过往时光。而此刻这一方餐桌前,回归到最纯粹的朋友情谊。
热闹起来时,他们的欢乐丝毫不输少年。在汇泉山庄的KTV房里,《相思月》的婉转、《祖国不会忘记》的豪迈接连响起,有人高歌《祖国不会忘记》,激昂旋律唤起往昔;有人轻唱《相思月》,婉转调子勾起回忆。合唱时,那气势如虹的歌声仿佛能穿透屋顶;独唱时,又情深意切,动人心弦。伴奏声、欢笑声、掌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乐章,比年轻人的派对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醇厚。当年在黑板上写字落下的粉笔灰,如今仿佛化作了歌里跃动的音符;昔日核对会计账目时的眉头紧蹙,此刻都融入了合唱时默契的和声。经过漫长岁月沉淀下来的默契,在日常相处中积累下的深厚情谊,都随着轻松的调侃与开怀的大笑,回归最本真的同事之谊。这是无需客套的放松,是友情最自在的模样。
除了在KTV尽情欢唱,周末前往澄海郊外农庄也是他们的一大乐事。他们漫步在田埂间,瓜果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树荫里蝉鸣鸟啼,奏响着自然的乐章,新农村的新鲜景致引得他们笑声不断。在农家乐里,他们围坐一处,漫步时积攒的惬意还在心头萦绕,爽朗的笑声混着风声,那是真心相待时才会有的舒展与自在。曾经校园同事,那些一同为学校添砖加瓦的岁月,一同守护校园时光的记忆,此刻都化作了杯盏间轻描淡写的谈资,最终都落进眼前这捧盛放的桃花里——原来最珍贵的从不是具体的场景,而是并肩走过一程的暖意,正如眼前枝头盛开的桃花散发芬芳,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起温暖的涟漪。
群里每个人,都是友情里独特的注脚,各自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徐老师和王老师教龄长,是众人敬重的老伙计。徐老师偶尔会忘掉眼前的事,却始终记挂着老同事。她一句"我这记性若做主播,怕只配推销茶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同时也把"来我这品茶"的真心传递给了每一个人。王老师颇具雅士气质,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或是打上一套行云流水的太极拳,他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诗,也乐于将这份雅趣分享给大家。陈老师曾是学校的会计师,被大伙亲昵戏称“阿奶"。她性格爽朗,素雅的衣衫搭配亮色丝巾,既展现出对生活的热忱,又透露出对伙伴的亲和。
群主张老师散发着成熟淡雅的气质,退休后更添从容优雅,是大家公认的主心骨。她总是精心琢磨着新鲜的活动,既要紧跟时代的趣味,又要合乎大伙的心意。每次策划活动,她都考虑得细致入微,连接送、饮食等细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那股"想让大家玩得舒心"的诚心,大家真切能感受到。而群里的男陈老师,同样为这份情谊增添不少色彩。他热情周到,常常自愿驾车接送大家出行。作为市优秀教师,他不仅课讲得出色,还有一副难得的好嗓子。在KTV里,他拿起话筒,红歌激昂、老歌抒情,每一首都唱得字正腔圆。他的周到服务和欢快演唱里,藏着对这群老同事的真切欢喜。
餐叙时的闲聊最是暖人心扉。几杯清茶下肚,大家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聊起当年技校的点点滴滴,言语间满是对母校的牵挂与往昔的怀念——校园变了又变,他们的教育初心没变;环境换了又换,对相伴岁月的眷恋也没变。如今看着崭新的校园,叹着时光快,心里头那份惦念却一直藏着。这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情谊,褪去所有客套,回归最本真的同事情谊,成为友情最自在的模样,更是对曾经并肩奋斗岁月的一份深切珍视。提到刚刚离世的老部门领导,惋惜之情中裹着温暖的回忆,大家笑着讲述他生前的趣闻,仿佛是把这份珍贵的情谊好好地珍藏在心底。说起当下,更是热闹非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着谁在老年大学学了新歌、谁的养老金补发了、谁的体检指标好转了、谁收到了学校的生日蛋糕卡,一句"学校还惦记着我们"的感慨里,既有对生活的知足,更有伙伴间"愿你过得好"的真心祝福。
相聚的喧闹渐渐散去,分别时的暖意却长久留存。他们不常把"友情"挂在嘴边,却用每次赴约的郑重、记挂彼此的细心、闲聊时的坦诚,将"真心"二字落到了实处。日子如春秋更迭,"校园春秋"里的友情,似历经风雨的木棉,以真心为土,诚心为露,在岁月中绚烂绽放。
作者简介:饶启瑜 ,饶启瑜,广东汕头人,汕头某技师学院专业技术人员(己退休),钟情文字创作,惯以笔墨捕捉生活细微,书写日常感悟。二十多年来发表作品近百篇,散见于《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作家荟》《尘世掠影》《老人报》《秋光》《广东职工教育》等报刊,征文作品还屡屡获奖,算是给这份笔墨热爱添了不少暖意。